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拭目以待的意思、拭目以待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拭目以待的解釋

[wait and see] 擦亮眼眼看着。形容對事情發展密切關注

何去何從,我們将拭目以待

詳細解釋

擦亮眼睛等着看。形容對事情發展殷切關注。 朱春雨 《沙海的綠蔭·三枝花兒》:“怎麼,你們不信嗎?那請拭目以待。”亦作“ 拭目以俟 ”、“ 拭目而待 ”。 宋 楊萬裡 《答普州李知府書》:“伏惟財幸筆橐之除,方且拭目以俟。”《三國演義》第四三回:“朝廷舊臣,山林隱士,無不拭目而待。” 清 陳天華 《論中國宜改創民主政體》:“吾欲彼志行薄弱者姑緘其口,拭目以俟吾人之效果也,而何有程度之足雲哉!”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拭目以待”是一個常用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字面解釋
“拭目”指擦亮眼睛,“以待”意為等待。字面可理解為“擦亮眼睛等待”,強調專注觀察後續發展。

深層含義
用于表達對某事件結果或未來發展的強烈關注與期待,常隱含兩種情感傾向:

  1. 積極期待:如“新科技即将發布,業界拭目以待”(表達對積極成果的盼望);
  2. 質疑觀望:如“承諾能否兌現,民衆拭目以待”(暗含對承諾真實性的保留态度)。

語法功能
多作謂語,常見句式:

近義對比

使用場景
適用于正式文書(如新聞報道“改革成效拭目以待”)、日常對話(“你說能考滿分?那我拭目以待”),常見于評價未定論的事件。

注意事項
避免用于已發生的事件(錯誤示例:“昨天比賽結果令人拭目以待”)。中性語境下使用時可通過上下文語氣區分褒貶傾向。

網絡擴展解釋二

拭目以待

拭目以待是一個成語,意思是擦去眼睛上的塵埃,靜待事物的發展或結果。具體含義指等待觀察,以期待事态的變化或進展。

拆分部首和筆畫:
拆分部首:手
筆畫:8畫

來源:
《漢語大詞典》記載拭目以待作為成語,大緻出自《書經·大禹谟》。當時,大禹拜見堯帝時,堯帝對大禹說:“吾欲汝操寶玉以為官,其變化若何?”大禹答道:“拭目以待。”通過這個典故,拭目以待逐漸成為指等待觀察、期盼事态進展的成語。

繁體字:拭目以待(繁體中文與簡體中文的拼寫相同)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的石刻或銘文中,習慣将大寫隻寫成一個字母,“拭”字隻寫成“世”,“目”字隻寫成“日”,“以”字則隻寫成石垂,而“待”字則隻寫成“戒”,合在一起成為“世日戒”,代表拭目以待的含義。

例句:
1. 這個問題目前還沒有明确的答案,讓我們拭目以待。
2. 我們已經做好了準備,現在隻能拭目以待結果的出現。

組詞:
期待、等待、觀察、關注、注視、期盼

近義詞:
等待、觀望、守候、注視、期盼

反義詞:
事不關己、漠不關心、無動于衷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