諷德誦功的意思、諷德誦功的詳細解釋
諷德誦功的解釋
贊美、頌揚功德。 漢 焦贛 《易林·節之革》:“諷德誦功, 周 美盛隆, 奭 旦 輔 成 ,光濟沖人。”
詞語分解
- 諷的解釋 諷 (諷) ě 不看着書本念,背書:諷誦(抑揚頓挫地誦讀)。諷詠。 用含蓄的話勸告或譏刺:諷刺。諷谏(不直指其事,而用委婉曲折的言語進谏)。諷喻(一種修辭手法,用說故事等方式說明事物的道理)。諷一勸百
- 誦功的解釋 頌揚功德;宣揚功績。《史記·秦始皇本紀》:“羣臣誦功,請刻于石,表垂于常式。” 清 計六奇 《明季北略·顧慥論遼事》:“昨見 賀世賢 塘報,則僅僅斬一級、獲一盔、奪四韃馬,而遂誦功於部院,不亦羞朝廷
網絡擴展解釋
“諷德誦功”是一個古代漢語成語,以下是其詳細解釋及背景信息:
一、基本含義
該成語指「贊美、頌揚功德」的行為,通常用于描述對某人功績的稱頌。需要注意的是,部分網絡解釋(如)認為該詞帶有「諷刺隻誇他人而忽略自身缺點」的含義,但根據權威典籍和主流詞典(漢典、查字典等),此解釋并不準确,應以正面頌揚含義為準。
二、詞源解析
最早出自漢代焦贛的《易林·節之革》:「諷德誦功,周美盛隆,奭旦輔成,光濟沖人。」(),描述周朝通過贊頌功德達到繁榮的政治現象。
三、語言特征
- 拼音:fěng dé sòng gōng(注意「諷」讀第三聲,非「冷嘲熱諷」中的第四聲)
- 結構:聯合式成語(諷德+誦功)
- 詞性:中性詞,古代多用于正式文書
四、用法說明
- 語法功能:作謂語(例:史官在典籍中諷德誦功)
- 使用場景:常見于曆史文獻、碑文銘刻等正式場合的歌功頌德
- 近義表達:歌功頌德、樹碑立傳
- 接龍示例:冷嘲熱諷→諷德誦功→功不補患()
五、現代啟示
盡管該成語本身不含貶義,但在當代使用中需注意語境。過度「諷德誦功」可能演變為形式主義的贊美,因此更建議客觀評價功過(參考對濫用贊美的反思)。
注:如需更多成語典故或用法示例,可查閱漢典()等權威典籍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諷德誦功》是一個成語,用來形容譏諷批評虛僞的人過分吹捧自己的行為。下面是關于這個成語的相關信息:
拆分部首和筆畫:
- 出自《莊子·齊物論》
- 拆分部首為讠、彳、工、讠
- 筆畫總數為19畫
來源:
《諷德誦功》這個成語最初出自中國古代哲學家莊子的著作《莊子·齊物論》。它被用來揭示人們常常過分吹噓自己的德行和成就。
繁體:
逢德頌功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寫作《諷德誦功》時,漢字的寫法可能與現在有所不同。然而,具體的古代寫法在我沒有找到可靠的信息。
例句:
他總是讓人感覺他無時無刻不在諷德誦功,自吹自擂。
組詞:
- 諷笑
- 誦經
- 功利
- 德行
- 發誓
近義詞:
- 自吹自擂
- 虛僞吹噓
反義詞:
- 謙虛
- 自謙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