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ol breeze] 清涼的風
涼風掠面
亦作“涼風”。1.秋風。《禮記·月令》:“﹝孟秋之月﹞涼風至,白露降,寒蟬鳴。” 晉 陸機 《拟明月何皎皎》詩:“涼風繞曲房,寒蟬鳴高柳。” 唐 李白 《秋思》詩:“蕪然蕙草暮,颯爾涼風吹。”
(2).涼爽的風。 三國 魏 繁欽 《與魏文帝箋》:“是時日在西隅,涼風拂衽。” 晉 陶潛 《與子俨等疏》:“嘗言: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涼風暫至,自謂是 羲皇 上人。” 清 龔自珍 《論私》:“夏有涼風,冬有燠日,天有私也。” 茅盾 《子夜》一:“五月夜的涼風吹在車窗上,獵獵地響。”
(3).西南風。《淮南子·墬形訓》:“西南曰涼風。”《國語·周語下》“以遂八風” 三國 吳 韋昭 注:“西南曰坤,為瓦為涼風。”
(4).古代傳說中的仙山名。在 昆侖山 上。《淮南子·墬形訓》:“ 縣圃 、 涼風 、 樊桐 ,在 崑崙 閶闔 之中。” 北魏 郦道元 《水經注·河水一》:“ 崑崙 之丘,或上倍之,是謂 涼風之山 ,登之而不死。”
涼風的詞義可從以下角度詳細解析:
一、基本含義 指清涼的風或秋季的寒風,常見于自然氣候描述。如《禮記·月令》記載“涼風至,白露降”,三國繁欽《與魏文帝箋》提到“涼風拂衽”,均指秋風帶來的涼爽感。
二、文學意象
三、引申含義 成語中可比喻境遇改善,如“涼風送爽”暗指困境緩解。另有古籍《淮南子》提及“西南曰涼風”,指特定風向。
四、語言對比 近義詞為“冷風”,反義詞為“熱風”。需注意語境差異,如“冷風”多帶寒意,“涼風”側重舒適感。
(完整釋義可參考漢典、查字典等來源)
涼風是一個常用詞彙,用來形容風力較小、溫度較低的風。
涼(liáng)的部首是冫(冰的下方一橫),總共8畫;風(fēng)的部首是風(風的左上方一橫),總共9畫。
涼風這個詞的來源是古代漢語。古時候,人們用草木或自然現象來形容事物的特征,涼風正是其中之一。在繁體中,涼風的寫法是涼風。
根據曆史記載,古時候涼風的寫法為“朗, 風”。這些古代漢字的形狀和現代漢字稍有不同,但意義與現代字相同。
1. 暑夜裡,涼風吹拂,給人帶來了清爽和舒適。
2. 秋天的涼風吹落了樹葉,給大地披上了一層金黃色的鋪墊。
3. 滄海橫流,惟見千帆競發,涼風絲絲。
組詞:涼風習習、涼風徐徐、涼風吹拂。
近義詞:微風、和風、清風。
反義詞:熱風、熱浪、熱氣。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