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謂搜集與發掘資料、義理等。一些輯佚書常以“鉤沈”為書名,如《五經鈎沈》、《古小說鈎沉》等。 清 俞正燮 《癸巳類稿·持素畢》:“比類從容,尺寸本病,人事治數,頗著其略,鉤沈拾遺,與鬼臾區積考十世,天元冊文,太古文章,並奇作也。” 林景行 《齋中讀書》詩之二:“鉤沈時未能,汲短每見絀。”
“鈎沉”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多個層面綜合解析:
“鈎沉”字面指用鈎子将物體勾住并沉入水中,但在引申義中,主要表示探索深奧道理或搜集散失的内容。例如學術研究中整理古籍佚文時常用此詞,如魯迅的《古小說鈎沉》。
本義與比喻
學術與文獻學意義
指對散失、湮沒的文獻或義理進行搜集、整理和發掘。例如《五經鈎沉》《史海鈎沉》等書名均體現這一用途。
中醫脈象的特殊解釋
有觀點認為“鈎”對應夏季脈象,“沉”對應冬季脈象,但此解釋屬于特定領域,權威性較弱。
“鈎沉”的核心意義是探索與發掘,既包括對抽象道理的深究,也涵蓋對散失文獻的整理。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用例,可參考《古小說鈎沉》等輯佚著作。
鈎沉是一個詞語,意思是用鈎子将物體扣住并使之沉沒。
它的部首是鈎和水,整個詞的組成部分都有意味。鈎字是由钅和勾組成的,表示用鈎子扣住的意思;沉字是由氵和冗組成的,表示在水中沉沒的意思。
鈎沉這個詞語來源于古代的漁獵活動,漁民們使用特制的鈎子在水中扣住魚或其他動物,然後将其拉到水面上或者拖拽到地面上。
在繁體字中,鈎沉的寫法和簡體字一樣。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鈎字使用的是類似于現代字形中“句”的字形,而沉字的寫法則更加簡化,去掉了現代字形中的“幾”字形。
以下是一些使用鈎沉這個詞語的例句:
1. 漁民用鈎沉抓住了一條大魚。
2. 他用鈎沉将船上的鐵鍊扣住了海底的石塊。
鈎沉的一些組詞包括:鈎住、沉沒、沉睡等。
與鈎沉近義的詞語有:魚鈎、抓取、拖拽等。
與鈎沉反義的詞語有:釋放、上浮、脫鈎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