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外用的意思、外用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外用的解釋

(1).謂用于對外作戰。《商君書·農戰》:“聖人知治國之要,故令民歸心於農……壹則少詐而重居,壹則可以賞罰進也,壹則可以外用也。”

(2).出任地方官。 清 袁枚 《隨園詩話補遺》卷五:“壬戌,餘與 曾南村 、 黃笠潭 同以翰林外用。”《兒女英雄傳》第一回:“家人們聽見老爺得了外任,個個喜出望外,隻有太太合公子,見老爺進門來,愁眉不展,面帶憂容,便知是因為外用的原故。”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外用”的漢語詞典釋義詳解

“外用”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根據使用語境有所不同,主要包含以下核心解釋:

一、 基礎釋義:用于外部

二、 引申釋義(醫學/藥學領域):作用于體表局部

三、 古義/舊義:出任地方官

四、 古義/舊義:使用于外

在現代漢語中,“外用”最常用、最核心的含義是指藥物、物品等在身體外部表面使用,尤其在醫藥領域特指作用于體表局部。其古義“出任地方官”和“使用于外”在現代日常語言中已較少使用。理解該詞需結合具體語境。

網絡擴展解釋

“外用”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以下是綜合權威資料的詳細解釋:

一、醫學領域(現代常用含義)

指藥物通過體表或黏膜局部應用,直接作用于患處,而非口服或注射。

  1. 作用特點
    具有消炎殺菌(如碘伏)、消腫散結(如乳膏)、生肌止血(如雲南白藥粉)等功效。
  2. 常見劑型
    • 溶液劑(如硼酸洗液)
    • 散劑(如痱子粉)
    • 乳膏(如皮炎平)
    • 貼劑(如膏藥)
    • 酊劑(如紅花油)

二、古代漢語含義

  1. 軍事與政治
    指對外作戰或出任地方官職(如《商君書》中“外用”指對外作戰,清代文獻中“外用”指官員到地方任職)。
  2. 詞義對比
    與“内服”相對,如《兒女英雄傳》中“外用”指外塗藥物,區别于口服藥物。

三、現代延伸含義

泛指任何外部使用方式,例如:


提示:若需了解具體藥物使用方法,請參考國家藥監局發布的外用藥使用指南(來源含、6、12)。

别人正在浏覽...

敗壞了赫德萊堡的人抱産陛見鏟地皮誠忘塵卷風陳墨香塵濁磋琢代人捉刀點除地藏節邸第動辄反敗為勝肺附富士紙關子龜鶴遐壽貴素鼓舞人心煎敖蔣士铨驕視徼天酒槽僦稅開足馬力纜索老斫輪靈飇厲妖樓敵羅酆綠色食品勉厲名位明哲保身謀選拍照佩刻前呼後擁黔驢技窮請假清善權事驅執三芝山東省生手師用苔藓探索土白微利文惡相書巷族小寵小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