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榨酒時用來承酒的容器。 唐 張籍 《和左司元郎中秋居》之四:“就石安琴枕,穿松壓酒槽。” 明 陶宗儀 《辍耕錄·切谏》:“ 太宗 素嗜酒,晚年尤甚,日與大臣酣飲。 耶律文正王 數言之,不聽。一日,持酒槽之金口以進曰:‘此鐵耳,為酒所蝕,尚緻如此,況人之五臟,有不損耶?’上説,賜以金帛。”
關于“酒槽”的詳細解釋如下:
酒槽是釀酒或儲酒時使用的容器,通常為長方形、正方形或槽狀結構,兩邊高、中間凹陷,專門用于盛放酒液或發酵原料。其名稱中的“槽”指較大的盛物器具,與“糟”(殘渣)字形相近但含義不同,需注意區分。
需與酒糟嚴格區分:酒糟是釀酒後的殘渣(如米、麥渣),而酒槽是容器。部分方言或非權威資料可能誤用兩者,需結合語境判斷。
别稱包括甜槽、紅槽、老槽等,不同地區可能有差異化的稱呼。
如需進一步了解釀酒工藝或相關詞彙,可參考、2、5的詳細說明。
酒槽(jiǔ cáo)是一個漢字詞語,由“酒”和“槽”兩個部分組成。
拆分部首和筆畫:
- 酒:由“酉”部首和4畫組成。
- 槽:由“木”部首和14畫組成。
來源:
“酒槽”一詞原本用于形容貯藏酒的容器或地方,是用木頭制成的槽,用于裝酒。後來,這個詞也引申為指酒壇子或酒缸。
繁體:
酒槽的繁體字為「酒槽」。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的漢字書寫中,酒槽的寫法可能有一些變化。但在現代漢字标準化後,酒槽的寫法保持不變。
例句:
1. 他把酒倒入酒槽中等待發酵。
2. 農民們将新釀成的酒倒入酒槽裡貯存。
組詞:
- 酒杯:用來盛放酒的杯子。
- 酒壇:貯存酒的陶制壇子。
- 酒缸:大型貯酒器皿,一般用木頭制成。
近義詞:
- 酒壇:酒槽、酒缸。
反義詞:
- 酒杯:與酒槽相對,酒杯用來喝酒,而酒槽用來貯存酒。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