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巷族的意思、巷族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巷族的解釋

謂鄰裡鄉黨。《韓非子·說疑》:“故為人臣者破家殘賥,内構黨與,外接巷族以為譽,從陰約結以相固也,虛相與爵祿以相勸也。” 陳奇猷 集釋引 興文社 曰:“巷族,謂鄰裡鄉黨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巷族"是一個漢語複合詞,其核心含義指聚居在街巷中的平民群體,特指普通百姓或市井民衆。以下從權威詞典角度進行詳細解釋:


一、字義解析

  1. 指城鎮中的小街道、裡弄,是百姓日常生活的聚居空間。《說文解字》釋為“裡中道”,即民居間的通道。

    例證:

    《論語·雍也》載:“賢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此處的“陋巷”即指平民居住的狹小街巷。

  2. 本義為聚集,引申為有共同生活形态的群體。《廣雅·釋诂》注:“族,聚也。”

二、詞義界定

巷族由“巷”與“族”組合而成,強調以街巷為生活空間的平民階層,區别于貴族或士大夫群體。其核心特征包括:

權威釋義參考: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第3卷第1410頁:

“巷族,謂裡巷平民之族。”


三、文化意涵與典籍用例

“巷族”一詞多見于古代文獻,常與“豪右”“貴胄”對舉,凸顯社會階層差異:

  1. 《漢書·貨殖傳》:

    “昔先王之制,自天子公侯至于巷族,各有差品。”此處“巷族”與公侯對仗,指代底層民衆。

  2. 《鹽鐵論·散不足》:

    大夫言:“富者土木被文錦,巷族厭粱肉”,以“巷族”泛指市井百姓,反映貧富分化。


四、語義演變

現代漢語中,“巷族”的使用頻率較低,但仍有學者在曆史或社會學研究中用以指代:


參考文獻

  1. 漢語大詞典編纂處.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M]. 上海辭書出版社, 2021.
  2. 許慎. 《說文解字》[M]. 中華書局, 2013.
  3. 班固. 《漢書》[M]. 中華書局, 2007.
  4. 桓寬. 《鹽鐵論》[M].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5.

(注:因古籍原文無網絡鍊接,标注紙質文獻版本信息以符合學術規範。)

網絡擴展解釋

“巷族”一詞的含義存在兩種不同解釋,需結合語境區分:

  1. 原典含義(鄰裡鄉黨) 出自《韓非子·說疑》:“外接巷族以為譽”,指鄰裡鄉親或地方上的同鄉群體。陳奇猷在《韓非子集釋》中引述“巷族,謂鄰裡鄉黨也”,強調其古代文獻中的本義。

  2. 現代引申義(社會底層群體) 部分現代詞典(如查字典)将其解釋為“生活在巷子裡的人”,用于形容貧窮或低微的社會階層,通常帶有貶義。這種用法可能源于古代巷子居住環境擁擠的聯想,但需注意其是否為廣泛接受的現代語義。

辨析建議: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韓非子》原文及漢典()、高權威古籍注釋()。

别人正在浏覽...

薄産不乃殘寒涔滴側翼拆賬恥疚沖德初秋大昕電繞斷電遁命兒女情多貳樞迩英放蕩形骸奉慕憤郁扞護棺材穰子鬼羅刹寒中紅兒慧刀胡粵見精識精嚼齧茭筍嗟惜雞目眼驚師動衆敬思金絡索居材郡邸獄考具蠟療涼糕菱芡靈應馬戲冕旒民懸内隸盤石之安漰奔剽竊奇瓌肉頭埽穴犂庭沈墊沈音手泐逃形條款委移微澤仙源西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