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的意思、山東省的詳細解釋
山東省的解釋
詞語分解
- 山的解釋 山 ā 地面形成的高聳的部分:土山。山崖。山巒。山川。山路。山頭。山明水秀。山雨欲來風滿樓(喻沖突或戰争爆發之前的緊張氣氛)。 形狀像山的:山牆(人字形房屋兩側的牆壁。亦稱“房山”)。 形容大聲:山響
- 東省的解釋 .古代中央官署之一。 南朝 齊 指集書省,為皇帝的侍從顧問機構。以散騎常侍為長官。《南齊書·百官志》:“自二衛、四軍、五校已下,謂之‘西省’;而散騎為‘東省’。”《南史·張瓌傳》:“ 齊 建元 元
網絡擴展解釋
山東省是中國東部沿海的一個省級行政區,以下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信息
- 簡稱:魯(源自周朝時期建立的魯國)
- 地理位置:位于黃河下遊,北臨渤海,東瀕黃海,西接河北、河南,南鄰江蘇、安徽。
- 面積:約15.3萬平方公裡(不同統計口徑略有差異)。
二、行政區劃
截至2024年底,山東省共轄:
- 16個設區的市(如濟南、青島、煙台等);
- 136個縣級政區(含58個市轄區、26個縣級市、52個縣);
- 1825個鄉鎮級政區(含698個街道、1071個鎮、56個鄉)。
三、人口與經濟
- 人口:約9,079萬(2000年數據),後續統計顯示人口基數龐大,經濟總量居全國前列。
- 經濟特色:農業以花生、棉花、煙草為主;工業以石油化工為支柱(勝利油田為重要基地);特色農産品包括煙台蘋果、肥城桃等。
四、曆史與名稱由來
- 名稱起源:因位于太行山以東得名,唐代屬河南道,金代始設“山東路”,明清沿用。
- 文化地位:儒家文化發源地,省會是濟南市,青島、曲阜等城市具有重要曆史意義。
五、補充說明
- 古代含義:戰國時期“山東”泛指崤山/華山以東地區,與現代行政區劃不同。
如需更完整信息,可參考山東省政府官網或權威地理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山東省
山東省(shān dōng shěng)是中國的一個省份,位于中國的東部沿海地帶。下面将對“山東省”進行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進行介紹。
拆分部首和筆畫
“山東省”共有兩個漢字組成。其中,“山”字的部首是“山”,總共有三筆,拆分為“⿱一廠”;“東”字的部首是“一”,總共有一個筆畫,獨立成字。
來源
“山東省”的名稱來自于其地理位置。它位于中國大陸的東部,位于華北地區的南部。因為該地區多山,而位于華北的東部,所以被稱為“山東省”。
繁體
“山東省”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山東省」。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中,“山東省”的寫法有所不同。一種常見的古代寫法是「山東省」,它與現代繁體字寫法相似。
例句
1. 我計劃明年去山東省旅遊。
2. 我的朋友是山東省的人。
組詞
1. 山東大學
2. 山東菜
3. 山東山
近義詞
山東省的近義詞可以表示為“魯”或“魯國”,這是山東在古代的另一個名稱。
反義詞
山東省的反義詞是其他省份的名稱,如“江蘇省”或“廣東省”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