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oss] 藓(藓綱的植物的俗稱)
如苔藓然。——《徐霞客遊記·遊黃山記》
苔和藓同屬隱花植物中的一個大類,有很多種,大多生長在潮濕的地方。一般不細加分别,統稱苔藓。 南朝 齊 謝朓 《遊山》詩:“荒隩被葴莎,崩壁帶苔蘚。” 宋 蘇轼 《用王鞏韻贈其侄震》:“衡門老苔蘚,竹柏千兵屯。” 明 王玉峰 《焚香記·折證》:“仁風吹遍,閭巷絃歌滿。官衙冷,一庭苔蘚。” 葉聖陶 《城中》:“河對岸就是城牆,古舊的城磚大部分都長着苔蘚。”
“苔藓”是苔藓植物門(Bryophyta)的統稱,屬于最低等的高等植物。以下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的詳細解釋:
苔藓是由苔類、藓類等小型綠色植物組成的類群,無花、無種子,依靠孢子繁殖。其名稱中的“苔”和“藓”原指兩類不同植物,但現代常合并統稱。
如需更完整的分類或具體物種信息,可參考植物學專業文獻或百科詞條(如、)。
苔藓是指一類非常原始的陸生植物,屬于苔類植物的一種。它們通常以茂密的綠色落葉叢覆蓋在地面上、石頭上或樹幹上。
苔藓這個詞是由兩個部首組成:艹和艸。它們分别代表了"草"和"艹草的"的意思。總共有14個筆畫。
苔藓這個詞最早出現在《爾雅》這本古代漢語字典中。在古代,人們将苔藓稱為“藓”,指的是一種可以生長在石頭、樹木等地方的綠色植物。
苔藓的繁體字是 "苔蘚"。
在古代,苔藓的寫法并不完全相同。在《說文解字》和其他古籍中,苔藓的寫法為“艹雪”。這裡的"雪"是指白色,表示苔藓的顔色。
1. 樹皮上的苔藓讓整棵樹看起來很美麗。
2. 雨後的石頭上長滿了苔藓。
1. 苔藓地毯
2. 苔藓生長
3. 苔藓研究
1. 地衣:也是一種非常原始的陸生植物,與苔藓相似但有區别。
2. 雪藻:另一種生長在水中的綠色植物,與苔藓有類似之處。
1. 草地:相對于苔藓的綠色植物,草地更為常見和普遍。
2. 樹木:苔藓常常生長在樹木上,而樹木本身并不是苔藓的一種。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