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勸勉鼓勵。《漢書·循吏傳序》:“二千石有治理效,輒以璽書勉厲,增秩賜金。” 宋 陳亮 《國子策》:“ 呂汲公 號為傑然有識之士,不知舉先王教養國子之法,而欲於階官加‘左’、‘右’二字以勉厲之。”
(2).努力。 漢 王充 《論衡·本性》:“長大之後,禁情割欲,勉厲為善矣。”
“勉厲”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miǎn lì(注音:ㄇㄧㄢˇ ㄌㄧˋ),主要有以下兩層含義:
指通過言語或行動激勵他人,促使其積極行動或進步。
指自身勤奮、盡力而為。
若需進一步了解相關古籍原文或語境,可參考《漢書》《論衡》等文獻。
勉厲(miǎn lì)是一個充滿正能量的詞彙,意為勤奮努力,堅持不懈,鼓勵自己和他人追求成功和進步。它由兩個部首組成,分别是力和刀,它的筆畫數為9劃。
“勉”字源于古代的甲骨文,它的正體是由心和刀兩個部首組成,表示心中刻劃美好事物的決心。古時候的人們經常用刀在自己的胳膊上割痕,以激勵自己奮發向上,追求更好的生活。而“厲”字中的“廠”表示山丘的形狀,強調了人要勇于直面困難和壓力。這兩個字合在一起,寓意着要有勇氣去克服困難,追求自己的目标。
在繁體字中,“勉”字和簡體字一樣。“厲”字則在繁體字中被寫作“厲”,但它們的意義和發音都是相同的。
在古時候,漢字的書寫方式有所不同。例如,古代人們在寫“勉”字時,會将“人”字放在上面,下面是一點水平方向的線條,象征着用刀割出的痕迹,顯示了古人勇于追求進步和奮力向上的精神。
以下是一些使用“勉厲”的例句:
1. 我們要勉厲努力,争取取得更好的成績。
2. 面對困難,我們必須勉厲不已,永不放棄。
3. 成功的道路并不容易,需要我們勉厲拼搏。
一些與“勉厲”相關的組詞以及近義詞包括:“勉勵”、“奮鬥”、“努力”等。這些詞都強調了個人在追求目标時所需要的積極行動和态度。而與“勉厲”相反的詞包括“懶散”、“消極”、“放棄”等,它們代表了不努力和不堅持的态度。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