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師用的意思、師用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師用的解釋

謂尊奉而重用。《韓非子·顯學》:“夫求聖通之士者,為民知之不足師用。”《漢書·董仲舒傳》:“ 文王 順天理物,師用賢聖,是以 閎夭 、 大颠 、 散宜生 等亦聚於朝廷。”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師用是由“師”與“用”組成的複合詞,其核心含義指效法、采用某種經驗或方法。該詞最早可追溯至先秦典籍,《尚書·泰誓》中“師用前人”即強調對前代賢者經驗的借鑒。漢代文獻中,班固《白虎通義》提出“師用聖人之道”,進一步賦予其規範性意義。

從詞源結構分析,“師”取《說文解字》“教人以道者”的本義,側重傳承與學習;“用”據《玉篇》釋為“使也”,強調實踐應用。《漢語大詞典》将其定義為“效法采用”,體現知行合一的哲學内涵。在具體語境中,既可指軍事策略的沿襲,如《後漢書》記載将領“師用古陣法”,亦可指學術思想的傳承,如朱熹曾言“師用二程之說”。

現代漢語中,該詞多用于學術領域,《辭源》标注其為書面語體,常見于曆史學、哲學等學科著作,特指對傳統智慧的批判性繼承。需注意與“師法”的細微區别:前者側重實踐層面的運用,後者偏重理論體系的承襲。

網絡擴展解釋

“師用”是一個文言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結合曆史文獻及現代解釋總結如下:

一、基本釋義

“師用”意為尊奉并重用,強調對賢能之士的推崇與任用。該詞由“師”(效法、尊奉)和“用”(任用)組合而成,常見于古代典籍中。

二、文獻出處

  1. 《韓非子·顯學》
    提到“夫求聖通之士者,為民知之不足師用”,指尋求聖明通達之人,是因民衆的智慧不足以被尊奉和重用。
  2. 《漢書·董仲舒傳》
    記載周文王“順天理物,師用賢聖”,即通過尊崇賢能之士治理國家。

三、用法與延伸

四、相關詞彙

總結來看,“師用”是古代政治與人才觀念的重要表達,強調對賢能的尊崇與任用,現代使用較少,多見于文獻解讀或特定修辭場景。

别人正在浏覽...

半吐半露綳帶變數貶所必然性與偶然性長揚除滌綽綽有餘摧枯拉腐锉刻蹈厲之志诋挫帝裡兜率宮敦默寡言耳掴藩籬憤疾海棠果宏浚花匠檢恤颉皇驚悮據地巨禍浚利孔雀東南飛酷好闚兵浪蝶遊蜂老朽無能遼族六月飛霜龍篆麥隴馬牙硝美功濛澒命麈噴灑片語千裡别齊鋒清輕糗糧趨競趨之若骛神龍馬壯豕食水心司的克堂司通候委禽惟惟五裡霧閑雕剌細布協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