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倒塌,崩裂。
“陁崩”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以下信息進行解釋:
詞源與用法
該詞由“陁”和“崩”組成:
相關詞彙對比
應用場景
多用于文學或曆史文獻中,現代漢語較少使用。例如描述地質災害、古建築損毀等。
需注意與形近詞(如“崩塌”“崩潰”)區分,後者含義更廣泛,而“陁崩”更側重物理結構的倒塌。
《陁崩》是一個漢字詞語,意為山崩地裂、山體崩塌。
《陁崩》這個詞,它的部首是“山”,它由8個筆畫組成。
《陁崩》一詞源于古代漢字,具有幾千年的曆史。在古代,人們用它來形容山崩地裂的景象。
《陁崩》的繁體字形狀為「陶崩」。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和今天有所不同。《陁崩》一詞在古時候的寫法是「馱崩」。
1. 那天發生了一次巨大的陁崩,整個山谷都被掩埋了。
2. 行走在附近的時候,你能聽到陁崩的聲音。
3. 這座城市常年發生陁崩,居民們生活在恐懼中。
1. 陁崩不止:山崩地裂不斷。
2. 陁崩風雨:形容天地大變,災難叢生。
3. 陁崩湖漩:山崩地裂形成的湖泊,水流急湍激烈。
1. 山崩地裂
2. 山體崩塌
3. 岩崩土掉
1. 平靜安穩
2. 安定固若金湯
3. 穩定如山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