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都寺的意思、都寺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都寺的解釋

(1).太常寺的别稱。 唐 劉餗 《隋唐嘉話》卷下:“ 崔潞府 日知 ,歷職中外,恨不居八座。及為太常,於都寺廳事後起一樓,正與尚書省相望,人謂之 崔公 望省樓 。”

(2).寺院中統管總務的執事僧。《水浒傳》第六回:“首座便道:‘師兄!你不省得。你新來掛搭,又不曾有功勞,如何便做得都寺。’”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都寺”一詞在漢語中有兩個主要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一、作為古代官署的别稱

指代太常寺:
太常寺是中國古代掌管禮樂、祭祀等事務的官署。唐代文獻如《隋唐嘉話》提到“都寺”是太常寺的别稱。例如,崔日知任太常寺官員時,在都寺廳後建樓,被稱為“望省樓”,體現其職能與地位。

二、佛教寺院中的職位

統管總務的執事僧:
在寺院中,“都寺”是負責管理日常事務的高級執事僧人,需通過資曆和功績晉升。例如《水浒傳》中,魯智深因新入寺院且無功勞,被首座認為不宜直接擔任此職。其職責包括協調監寺、安排法會、管理財務等,類似現代行政主管。

其他注意事項

  1. 發音差異:
    不同來源标注的讀音略有差異,部分注音為“dū sì”,另一部分為“dōu sì”,可能與曆史或方言演變有關。
  2. 比喻用法:
    少數文獻(如)将其引申為“繁忙擁擠之地”,但此用法較少見,建議結合上下文判斷。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隋唐嘉話》《水浒傳》等古典文獻,或查詢高權威性詞典(如、4)。

網絡擴展解釋二

都寺這個詞是指古代的一種宗教場所,主要用于佛教寺廟的稱呼。下面是關于都寺的相關信息: 拆分部首和筆畫:都寺的“都”字部首為十字底部的一折折疊,意為集合、聚集的意思;“寺”字部首為宀,表示與廟宇相關。都寺總共有12個筆畫。 來源:都寺一詞最初源自《佛國記》中的記載,其中提到了唐代中國和印度之間的國際交流,以及佛教文化的傳播。都寺在此文獻中出現,成為佛教場所的代稱。 繁體:繁體字“都寺”在簡體字中依然保留着其原有的形狀和意義。 古時候漢字寫法:在古代,都寺的漢字寫法可能有所不同。有可能會使用更加古老的字形和字體書寫,但整體含義和讀音并無太大區别。 例句:這座都寺有着悠久的曆史和壯麗的建築。 組詞:都寺可以與其他詞語搭配使用,例如“大都寺”(指規模較大的寺廟)、“名都寺”(指有名氣的寺廟)等。 近義詞:類似于都寺的詞語包括“廟宇”、“寺廟”等。 反義詞:與都寺相對的詞語可能是“教堂”、“清真寺”等,這些是指其他宗教的宗教場所。 希望以上信息對你有所幫助!如果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告訴我。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