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都寺的意思、都寺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都寺的解釋

(1).太常寺的别稱。 唐 劉餗 《隋唐嘉話》卷下:“ 崔潞府 日知 ,歷職中外,恨不居八座。及為太常,於都寺廳事後起一樓,正與尚書省相望,人謂之 崔公 望省樓 。”

(2).寺院中統管總務的執事僧。《水浒傳》第六回:“首座便道:‘師兄!你不省得。你新來掛搭,又不曾有功勞,如何便做得都寺。’”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都寺是中國古代佛教寺院管理體系中的重要職事稱謂,專指負責寺院行政事務的僧職。該詞由“都”(總管)與“寺”(寺院)複合構成,最早可追溯至唐代寺院管理制度。在《百丈清規》中記載,都寺需統籌寺院田産、物資調配及僧衆日常事務,其地位僅次于住持。

宋代禅宗文獻《禅苑清規》進一步明确都寺職責包括“掌常住錢谷、出入賬簿”,并協調與其他執事如監院、維那的合作。明清時期,隨着寺院經濟規模擴大,都寺職權逐漸分化,部分職能由“監院”接替,但在江南地區的大型禅寺中仍保留此職銜。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已鮮少使用,僅見于佛教曆史研究或傳統寺院文獻。其詞義演變反映了中國古代宗教組織管理的制度化特征,具有宗教學與社會學的雙重研究價值。

網絡擴展解釋

“都寺”一詞在漢語中有兩個主要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一、作為古代官署的别稱

指代太常寺:
太常寺是中國古代掌管禮樂、祭祀等事務的官署。唐代文獻如《隋唐嘉話》提到“都寺”是太常寺的别稱。例如,崔日知任太常寺官員時,在都寺廳後建樓,被稱為“望省樓”,體現其職能與地位。

二、佛教寺院中的職位

統管總務的執事僧:
在寺院中,“都寺”是負責管理日常事務的高級執事僧人,需通過資曆和功績晉升。例如《水浒傳》中,魯智深因新入寺院且無功勞,被首座認為不宜直接擔任此職。其職責包括協調監寺、安排法會、管理財務等,類似現代行政主管。

其他注意事項

  1. 發音差異:
    不同來源标注的讀音略有差異,部分注音為“dū sì”,另一部分為“dōu sì”,可能與曆史或方言演變有關。
  2. 比喻用法:
    少數文獻(如)将其引申為“繁忙擁擠之地”,但此用法較少見,建議結合上下文判斷。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隋唐嘉話》《水浒傳》等古典文獻,或查詢高權威性詞典(如、4)。

别人正在浏覽...

拔軸法逼簇捕風殘山剩水出土黕黑彈舉笃深腓骨峯腰傅爰趕海根方差狗盜雞鳴海暾浩倨和緩鶴澤花萼樓浍濬昏煩藿粱堅額健舌皦潔交通樞紐迦真鄰陀赍表荊株局斂居廬龛燈恐慄老攫臉頰嘹嘈禮佛禮化龍骧虎視賣油嘴忙冗梅市齧齒目莩末平等屏毗千人踏七破八補認保狀失出首沖爽捷朔雁壇靖逃匿條秀桐油問斷文旆相極閑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