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包拯的意思、包拯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包拯的解釋

[Bao Zheng] (999—1062) 北宋廬州合肥人,仁宗天聖年間進士。曾任監察禦史、天章閣侍制、龍圖閣直學士,官至樞密副使。他為官清正,剛直不阿,執法嚴峻,不徇私情,被舊的史書和小說渲染為少有的“清官”、“包青天”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包拯(999年-1062年),字希仁,北宋著名政治家。根據《漢語大詞典》釋義,其核心含義包含三層:

一、曆史身份與官職 北宋廬州合肥(今安徽合肥)人,進士及第。曆任監察禦史、天章閣待制、龍圖閣直學士,官至樞密副使。以廉潔剛正、執法嚴明著稱,尤擅斷獄,《宋史》載其"立朝剛毅,貴戚宦官為之斂手"(來源:《宋史·卷三百一十六·包拯傳》)。

二、司法象征與文化符號 因其審案公正,被民間尊為"包青天"或"包公",成為清官文化的代表。《漢語大詞典》釋"青天"喻指"清官",即源于此。成語"鐵面無私"(《成語大詞典》)亦多以其為典故原型,體現其不畏權貴的形象。

三、文學與信仰演化 元雜劇以降,其形象經文學藝術加工,衍生出"日斷陽、夜斷陰"的神化叙事,被奉為司法之神(來源:《中國民間信仰辭典》)。今存開封包公祠、合肥包公墓等遺迹,為重要曆史文化遺産。

注:權威釋義可參考《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包拯"詞條,曆史記載詳見中華書局點校本《宋史》。

網絡擴展解釋

“包拯”是中國北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清官,被後世尊稱為“包青天”。以下是關于這一人物的詳細解釋:

1.基本信息

2.生平與仕途

3.政績與品德

4.後世影響

5.著作與谥號

如需進一步了解其斷案細節或具體奏議内容,可參考《宋史》或《包孝肅公奏議》原文。

别人正在浏覽...

晻薆步卒腸腹長松承吏遲莫刺溜叢葬翠杓達爾文學說打夯打家截道丹旐倒抽了一口氣笵銅甘得公族大夫鬼币歸于股權公司夯鐵之夫橫科花黎胡哨恢覽火剪嘉禾舞蕉農進本退末經曆鏡天酒綠燈紅酒翁抗捐課校寬心老生常談埋葬蠻樯納說念珠曹槃洿偏滞破廢前卻羣帝世代首簡樞精私股銅兜推土機屯田萬恨千愁鍡鑘無口詩令吾人涎瞪獻體小大哥小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