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滄瀛的意思、滄瀛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滄瀛的解釋

(1).滄海,大海。 南朝 陳 沉炯 《歸魂賦》:“百萬之虜,俄成魚鼈。千仞之阜,倏似滄瀛。” 明 黃洪憲 《山海關》詩:“長城古堞俯滄瀛,百二河山擁 上京 。” 清 龔自珍 《投李觀察宗傳》詩:“汪汪無盡意,對面即滄瀛。” 周實 《哭洗酲》詩:“其時狂奴負狂名,少年眼底隘滄瀛。”

(2).指東方海隅之地。 唐 李白 《東海有勇婦》詩:“舍罪警風俗,流芳播滄瀛。”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滄瀛(cāng yíng)是漢語中一個富有詩意的複合詞,其含義可從本義、引申義及文化意象三個層面解析,以下結合權威漢語工具書及文獻進行闡釋:


一、本義:海洋的統稱

  1. “滄”指暗綠色海水

    據《漢語大詞典》,“滄”本義為“暗綠色(的水)”,多形容浩瀚深邃的海水,如《說文解字》釋“滄”為“寒也”,引申為水深色青之态。

    來源:《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

  2. “瀛”指浩瀚海域

    《說文解字》注“瀛”為“海也”,《玉篇》進一步明确為“大海别名”,古代文獻中“瀛洲”“瀛海”均指遼闊海洋或海上仙山。

    來源:《說文解字注》(清·段玉裁)

    二字合成“滄瀛”,泛指蒼茫無際的海洋,如清代黃景仁《望泗州舊城》詩:“泗淮合處流湯湯,作此巨浸如滄瀛。”


二、引申義:廣闊天地與險阻之境

  1. 象征浩瀚無邊的疆域

    古人以“滄瀛”喻指極遠之地或廣闊世界,如唐代陳子昂《送吉州杜司戶審言序》:“江漢滄瀛,一何遼敻。”

    來源:《全唐詩》

  2. 暗喻艱險的處境

    因海洋常被視為險境,“滄瀛”亦引申為人世艱險,如宋代王禹偁《酬種放徵君》中“宦途甚滄瀛”,以波濤喻仕途坎坷。

    來源:《宋詩紀事》(清·厲鹗輯)


三、文化意象:仙境與宇宙觀

  1. 關聯蓬萊神話體系

    古代神話中“瀛洲”為東海仙山(見《史記·封禅書》),故“滄瀛”承載仙境想象,如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别》:“海客談瀛洲,煙濤微茫信難求。”

    來源:《史記》(中華書局點校本)

  2. 宇宙觀的具象表達

    在傳統天地觀念中,“滄瀛”代指“九州”之外的廣袤水域,體現“中國居海内”的空間認知(《論衡·談天》)。

    來源:《論衡校釋》(黃晖撰)


權威文獻參考

(注:因古籍原文無直接網絡鍊接,來源标注以紙質文獻為準;現代研究可參考中國知網相關論文,如 DOI:10.3969/j.issn.1003-7535.2008.02.015)

網絡擴展解釋

“滄瀛”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cāng yíng,其含義可從以下方面解析:

一、基本釋義

  1. 指代大海
    通常表示“滄海”或廣闊的大海。例如南朝陳沉炯《歸魂賦》中“千仞之阜,倏似滄瀛”,明代黃洪憲《山海關》詩“長城古堞俯滄瀛”均以“滄瀛”形容大海的浩瀚。

  2. 東方海隅之地
    在唐代李白的詩句“流芳播滄瀛”中,“滄瀛”特指東方海域或近海區域,可能與古代地理認知相關。


二、詞源與結構


三、文學應用

該詞多見于古典詩文,兼具寫實與象征意義:


四、總結

“滄瀛”是一個富有詩意的詞彙,既可實指大海,也可虛指東方海疆,常見于曆史文獻與文學作品,體現古人對海洋的敬畏與想象。

别人正在浏覽...

八纮别墅賓至如歸博局薄曲布衣韋帶攙話接舌陳熟傳筆夢黜官楚鞋倒見雕蟲手坊郭奉揚仁風負貳撫掌革弊公輔固陰哈氣花口賄赇葷辛惑箭加官進爵檢願艽野儁偉巨袟科頭徒跣蒯缑脍炙人口朗儁流氓無産者媚筆拿黑杵嫩湯破題兒七搭八秦絲歧誤屈桡人戶沙縠牲靈視保識面手風水汪汪死井隨奉蕵蕪特故畏附畏咎烏飯誤信賢逸謝池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