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發命的意思、發命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發命的解釋

發布命令。《左傳·襄公二十六年》:“ 雍子 發命於軍曰:‘歸老幼,反孤疾,二人役,歸一人。’” 漢 陳琳 《為袁紹檄豫州》:“續遇 董卓 ,侵官暴國。於是提劍揮鼓,發命東夏,收羅英雄,棄瑕取用。”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發命"是漢語複合詞,其核心含義可從兩個維度解析:

一、語義構成 "發"取《說文解字》"起也"之本義,引申為"啟始、施行";"命"據《爾雅》釋為"使也",特指具有權威性的指令。二字組合構成動賓結構,其字面義為"發出命令"。

二、詞典釋義體系

  1. 政令發布(動詞性) 指君主或權力機構頒布具有強制力的政令。典出《周禮·春官宗伯》:"以發邦國政令",鄭玄注:"發,謂布達之"。如《左傳·成公十八年》記載晉悼公"始命百官,施舍、己責,逮鳏寡,振廢滞,匡乏困,救災患,禁淫慝,薄賦斂,宥罪戾,節器用,時用民,欲無犯時",即屬典型發命過程。

  2. 天命顯現(名詞性) 特指天道的意志顯現。此義見于《尚書·商書》"先王有服,恪謹天命",孔穎達疏解為"天道發命,人君承之"。朱熹在《四書章句集注》中強調:"王者之興,受命于天",此處的"命"即含天道發命之意。

三、語用特征 該詞具有鮮明的等級色彩,多用于描述上對下的指令傳遞。現代漢語中常見于曆史文獻研究及特定公文語境,如《清史稿·職官志》載:"凡發命,中書省拟定,門下省審議,尚書省執行",完整呈現古代發命程式。

語義演變方面,據《漢語大詞典》考釋,魏晉後逐漸發展出"頒布诏令的具體文書"之引申義,如《文選·陸機〈辯亡論〉》"虔法宮,發命,朔日改制"即指具體的诏令文書。

網絡擴展解釋

“發命”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發布命令,常見于古代文獻和正式語境中。以下為詳細解釋:

1.基本釋義

2.古代用例

3.使用場景

4.補充說明

“發命”主要用于描述古代權威者發布命令的行為,需注意其與現代詞彙“命運”的關聯性較弱,後者僅為少數詞典的擴展解釋。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左傳》及漢代檄文原文。

别人正在浏覽...

白喉半個前程保全膘肥體壯不恭恻怛之心場地潮海澈底澄清丞倅跐溜大趣低隘點點搐搐獨具垛草多男扼吭房驷封禅書負氣含靈孤恩刿目鉥心涵育黃天蕩毀抹回生藿粱監農矯訛燋鲠進賢拔能攫搏拘押坑谷鶆鸠料然露筋女論量毛胚馬蹄決明内水内醞尼寺偏辨珀末清俸秋發忍恥含羞少舊慎測射生兒霜苞隨兕腆然踢良秃栾推本托財文敏校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