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蒼莽的意思、蒼莽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蒼莽的解釋

[boundless] 無邊無際的樣子

我們簡直不像在浩蕩的長江上,而是在蒼莽的叢林中尋找小徑跋涉前進了

詳細解釋

(1).廣闊無邊的樣子。《韓詩外傳》卷四:“所謂天,非蒼莽之天也;王者以百姓為天。” 宋 蘇轍 《黃樓賦》:“山川開闔,蒼莽千裡。” 清 劉獻廷 《廣陽雜記》卷四:“ 漢水 之西南,距 大别 之麓,皆湖渚,茭蘆菱芡,瀰漫蒼莽。” 鄭澤 《長沙谒烈士祠》詩:“詎唯百世興,浩氣淩蒼莽。”

(2).渺茫;迷茫。 宋 葉適 《戴少望書》:“説足下決以此月初三日行天下求世外之道……奈何以少得喪,一不當意,遂為此等絶世自好,蒼莽不可知之事。”

(3).形容意境、心胸、思想等深廣、開闊的樣子。 明 袁宏道 《與丘長孺書》:“五七言古及諸絶句,古質蒼莽,氣韻沉雄。” 清 厲鹗 《東城雜記·城東倡和序》:“眺 太伯 、 錢鏐 之荒墟,弔 陶朱 、 子胥 之遺迹,意色蒼莽,襟神飛竦。” 清 恽敬 《與秦省吾書》:“ 侯君 妙才,同攜遊屐,是以遙情遠興,蒼莽而來。”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蒼莽是一個漢語形容詞,讀音為cāng mǎng,其核心含義指廣闊無邊的自然景象,多用于描繪空間遼闊或意境深遠的場景。該詞屬于聯合式合成詞,由表顔色的“蒼”與表草木茂盛的“莽”組合而成,《廣雅·釋訓》中記載“莽,草也”,二者疊加延伸出天地相接的視覺意象。

在具體運用中,蒼莽既可形容實體空間,如“蒼莽草原延伸至天際線”,也可渲染抽象意境,如“曆史長河的蒼莽感”。其近義詞“蒼茫”側重模糊朦胧的視覺效果,而“蒼莽”更強調空間的廣袤深邃,《淮南子·俶真訓》有“至德之世,甘暝于溷澖之域而徙倚于汗漫之宇”的記載,恰與蒼莽的意境相契合。

現代漢語中,該詞常見于文學創作,如茅盾《白楊禮贊》用“黃綠錯綜的一條大氈子”描繪西北高原的蒼莽景象。在古詩詞中,宋代詩人陸遊《哀郢》中“章華歌舞終蕭瑟,雲夢風煙舊莽蒼”的表述,印證了該詞自古以來的詩意化運用特征。

(參考來源:漢典、新華字典、國學大師網)

網絡擴展解釋

“蒼莽”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cāng mǎng(),其含義可從以下三方面解析:

一、基本含義

  1. 廣闊無邊的樣子
    多用于形容自然景觀,如山林、原野、湖泊等遼闊的景象。例如:

    • 《韓詩外傳》提到“非蒼莽之天”,指代無邊無際的天空。
    • 清代鄭澤的詩句“浩氣淩蒼莽”則描繪了氣勢恢宏的自然景象。
  2. 渺茫、迷茫
    引申為對事物模糊不清或難以捉摸的狀态。如宋代葉適在書信中描述“蒼莽不可知之事”,表達對未知的迷茫。

二、文學與意境延伸

  1. 形容意境、心胸或思想的深廣開闊
    明代袁宏道評價詩歌“古質蒼莽,氣韻沉雄”,指作品意境深遠、格局宏大。清代文人亦用“意色蒼莽”表現登高懷古時的開闊襟懷。

三、近義詞與辨析

“蒼莽”既可具象描繪無邊景象,亦可抽象表達迷茫或開闊的意境,需結合語境理解。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韓詩外傳》《現代漢語詞典》等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白鹿币貝殼賓友波蕩慘陽策論長號吃白相飯馳突傳聞不如親見錘鍊促漏寸指測淵待對黨羌妒害恩同再生紅爐賈服架梁箋牍膠菜教條主義盡言錦緣浸澤酷熱稂不稂莠不莠老悴勒緊廉素立地書櫥苓通崚峋裡諺貿售馬矟泥蕩匏樽千斤閘期期艾艾雀兒腸肚榮美賽因斯侁仕矢言市正書帽思蒓鲈讨虜讨賞鐵裲裆銅錘花臉投隙抵巇團結一緻違義忤意枭獸俠士邪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