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匏樽的意思、匏樽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匏樽的解釋

見“ 匏尊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匏樽”是古代一種酒器,具體解釋如下:

一、詞語構成與讀音 • 拼音:páo zūn(注音:ㄆㄠˊ ㄗㄨㄣ)
• 結構:由“匏”(葫蘆科植物,果實可制容器)和“樽”(盛酒器)組成,均為左右結構。

二、本義與引申義

  1. 本義:指用幹匏(葫蘆)制成的酒器,屬于古代樸素的生活用具。
  2. 引申義:後泛指一般酒器,體現古人“物盡其用”的智慧。

三、文學引用 蘇轼在《前赤壁賦》中寫道:“駕一葉之扁舟,舉匏樽以相屬”,展現超然物外的意境;《病中遊祖塔院》中“借與匏樽自在嘗”則暗含淡泊閑適的情趣。

四、相關說明 • 異形詞:也作“匏尊”,兩者含義相同。
• 現代使用:多用于文學或曆史語境,日常已較少見。

網絡擴展解釋二

匏樽的意思

匏樽(páo zūn)是一個漢字詞語,指的是古代用來盛裝酒水的容器。它由兩個部分組成,匏是它的上半部分,樽是它的下半部分。

匏樽的拆分部首和筆畫

匏字的部首是⺮(zhú),它的拆分結構是由“⺮”一部分和“包”一部分組成。匏字共有5筆。

樽字的部首是木(mù),它的拆分結構是由“木”一部分和“寸”一部分組成。樽字共有12筆。

匏樽的來源

匏樽這個詞源于古代文獻《詩經·君子偕老》中的一句話:“采葑采菲,無以下家。”其中的“菲”和“家”是指對匏樽的描述。匏樽的形狀像葫蘆,用來盛裝酒水,所以也有人用“葫蘆”來指代匏樽。

匏樽的繁體

匏樽的繁體字為“瓢尊”。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

在古代,匏樽的寫法可能與現代有所不同。然而,由于古代文字記載的原始形态較少保存下來,我們無法确定準确的寫法。但是從其他相關的古代文物中可以推測出它們的大緻形态。比如在古代的青銅器、陶器等器物上,常常可以看到刻有匏樽形象的圖案。

匏樽的例句

1. 酒宴上,主人舉起匏樽,祝福大家幸福快樂。

2. 古代文人常以匏樽為題材,寫下了許多脍炙人口的詩詞。

匏樽的組詞、近義詞、反義詞

組詞:匏樽攜手、匏樽相許、酒匏樽

近義詞:葫蘆、瓢

反義詞:杯盞、碗瓢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