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錘鍊的意思、錘鍊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錘鍊的解釋

亦作“ 錘煉 ”。1.鍛煉,磨煉。 瞿秋白 《<餓鄉紀程>跋》:“餓鄉之‘餓’,錘煉我這繞指柔鋼。” 楊朔 《三千裡江山》不是尾:“不用裝大人,自自然然錘煉成大人了。” 袁鷹 《悲歡·深深的懷念》:“去到祖國山南海北的廣闊天地裡錘煉紅心。”

2.謂刻苦鑽研,反複琢磨,使之精煉、純熟。 清 趙翼 《瓯北詩話·李青蓮詩》:“皆奇警極矣,而以渾灑出之,全不見其錘鍊之迹。” 清 沉複 《浮生六記·閨房記樂》:“ 杜 詩錘煉精純, 李 詩瀟灑落拓。” 秦牧 《語林采英·妙語如珠》:“不是從一個方面,而是從多方面來錘煉語言,就可以收到妙語如珠,佳句疊出了。”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錘鍊(chuí liàn)是“錘煉”的異體寫法,現代漢語規範字形為“錘煉”。該詞由“錘”與“煉”二字複合而成,本義與引申義均與金屬加工相關,後擴展至抽象領域的精進過程。以下是詳細釋義:


一、字源與基本釋義

  1. 冶金本義

    “錘”指用錘擊打,“煉”指熔煉金屬。合指反複鍛打、熔煉金屬以去除雜質,使其堅韌。

    :古代工匠通過千錘百鍊制作刀劍(《天工開物·錘鍛》)。

  2. 引申義:修養與精進

    比喻通過反複磨練提升能力、品格或作品質量,強調持續性的改進過程。

    :詩文字句須經錘鍊方顯精妙(清·劉熙載《藝概》)。


二、權威詞典釋義

  1. 《漢語大詞典》

    釋為:“鍛煉;磨煉。亦指反複推敲,精益求精。”

    來源:羅竹風主編《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86)第11卷第1303頁。

  2.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以“錘煉”為正體,釋義:

    • 動詞:磨煉(意志、技藝等);
    • 動詞:反複琢磨使精練、純熟。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編《現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2016)。


三、古典文獻用例


四、現代用法與規範

現代漢語統一寫作“錘煉”,異體字“鍊”已歸入“煉”的繁體字形(《通用規範漢字表》)。使用場景包括:

  1. 技能提升:如“錘煉演技”“錘煉文筆”;
  2. 意志磨砺:如“在困境中錘煉韌性”;
  3. 學術創作:如“反複錘煉論點,力求嚴謹”。

參考資料(因未檢索到可驗證的線上資源,暫不提供鍊接)

  1. 羅竹風主編. 《漢語大詞典》. 上海辭書出版社, 1986.
  2.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商務印書館, 2016.
  3. 教育部、國家語委. 《通用規範漢字表》. 2013.

網絡擴展解釋

“錘鍊”是“錘煉”的異體寫法,兩者含義相同,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含義

  1. 鍛煉、磨煉
    指通過實踐或困難環境提升意志、能力。如瞿秋白《餓鄉紀程》中用“餓鄉之‘餓’”比喻逆境對人的磨砺;袁鷹則描述在廣闊天地中“錘煉紅心”,強調精神層面的成長。

  2. 反複鑽研,使精煉純熟
    多用于學術、藝術等領域,指對語言、技藝等的反複推敲。例如:

    • 清代趙翼評價李白詩歌“渾灑出之,全不見錘煉之迹”,說明其自然流暢;
    • 秦牧提出從多角度“錘煉語言”,以達到“妙語如珠”的效果。

二、補充說明

如需進一步了解該詞的詳細用法或例句,可參考語言學工具書或權威詞典。

别人正在浏覽...

百拙千丑暴水悲秋邊儆兵級秉文經武不得臉燦日場杵僝工持把出産踔行玳瑁筵電戟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頓腳捶胸番薥發虛風味食品附真幹剝剝隔絶詭辯術貴足國際慣例還神河侯交火舊友際遇風雲镌職科賣叩别窂浪擽陳臨喪廪贍曆史唯物主義喃喃細語嗆勁愆痾虬須客缺絕閏年山岰深竄奢绮首級思度四山五嶽素蘂素顔宿雲筒子斤鬥土箸王術危迹委辟夏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