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ormofliterary writing where sentences or words come in couplets;phrase with parallel construction] 對偶的文辭;或指骈文。也作麗辭
對語俪辭,盛行于俗。——《史通·雜說下》
對偶的文辭。 唐 劉知幾 《史通·雜說下》:“自 梁 室雲季,雕蟲道長,平頭上尾,尤忌於時;對語儷辭,盛行於俗。” 章炳麟 《文學說例》:“自衰 宋 至今,散行噂沓,儷辭緄殽,《蒼》《雅》之學,於茲歇絶。”
“俪辭”是漢語文學中的術語,指對偶的文辭,屬于骈文(一種講究對仗、聲律的文體)的典型特征。以下是詳細解釋: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查閱《史通·雜說下》或清代骈文作品,感受俪辭的實際運用。
《俪辭》是指富有韻律和節奏感的優美詩文。其中的“俪”指的是美好、精細,而“辭”指的是言辭、詞藻,因此《俪辭》可以解釋為優美而精細的文字表達。
《俪辭》的拆分部首是“亻”和“辛”,其中“亻”是人的部首,而“辛”是表示“辭”的意思。根據拆分,可以得到兩個部首和8個總筆畫。
《俪辭》一詞最早出現在中國古代文學論著《文心雕龍》中。由于中國文字的簡化,繁體字“俪”在簡化字中被寫作“俐”。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俪辭》的古時候寫法是“女辛辛”。其中,女是表示女性的字,辛代表“辭”。
以下是一些關于《俪辭》的例句:
1. 他的詩歌寫得像《俪辭》一樣動人。
2. 這篇散文的《俪辭》運用得非常巧妙。
3. 他的《俪辭》作品獲得了文學獎項的認可。
與《俪辭》相關的組詞有:
1. 辭章:指的是辭藻華麗、語言優美的文章。
2. 辭藻:指的是修辭手法和詞彙的運用,以營造出文采飛揚的效果。
3. 詞曲:指的是歌曲中的歌詞,通常用來形容優美的辭藻和抒情的詞語。
與《俪辭》近義的詞彙包括:
1. 雅辭:指的是高雅、典雅的辭藻和詞彙。
2. 佳作:指的是優美精細的作品,包括詩歌、散文等。
3. 絕句:指的是四行詩歌,通常表達情感或抒發思想。
與《俪辭》反義的詞彙包括:
1. 簡潔:指的是簡練、簡短的表達方式。
2. 平淡:指的是缺乏活力、生氣的表達方式。
3. 拗口:指的是語句不通順、發音不流暢的表達方式。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