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謂說話誕妄不經,自以為是。 北齊 劉晝 《新論·言菀》:“信讓者,百行之順也;誕伐者,百行之悖也。”
“誕伐”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說話荒誕不經且自以為是”,具體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基本詞義
由“誕”和“伐”二字構成:
出處與例句
最早見于北齊劉晝《新論·言菀》:“信讓者,百行之順也;誕伐者,百行之悖也。”
此句将“信讓”(誠信謙讓)與“誕伐”對舉,強調後者是違背道德規範的行為。
詞義擴展
除言語外,亦可引申為行為上的狂妄悖逆,暗含對禮法或常理的違背。例如:“誕伐者,雖有小功,終失大義”(出自古籍,意為行為荒誕自大者即便有小成就,也背離正道)。
使用注意
提示:若需更深入的古代漢語詞義辨析,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古漢語常用字字典》等工具書。
誕伐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興盛、繁榮。它形容事物蓬勃發展,充滿活力與生機。
誕伐的部首是讠(讠部)和木(木部),它的拼音為"dàn"。
誕伐的筆畫數為12畫,其中讠部的2畫加上木部的10畫。
誕伐的來源比較複雜,是由兩個字組合而成的:
誕(dàn):意為誕生,表示出生、降生。
伐(fá):意為砍伐、征伐,表示割斷、打擊。
在繁體字中,誕伐的寫法為「誕伐」。
在古代漢字中,誕伐并沒有固定的寫法。隨着時間的變遷,漢字書寫形式也發生了改變。
1. 這個國家經濟蓬勃發展,繁榮誕伐。
2. 那個企業的市場份額不斷擴大,業績誕伐。
3. 大自然的生命力讓人驚歎,野花野草誕伐地生長。
1. 誕生:意為出生、降生,表示新事物的興起或誕生。
2. 繁榮:意為繁盛、興旺,表示經濟、文化等方面的繁榮發展。
3. 蓬勃:意為興盛、繁榮,表示事物生長旺盛、充滿活力。
1. 興盛:意為繁榮、興旺,表示事物發展達到巅峰或較為興旺。
2. 蓬勃:意為興盛、繁榮,用來形容事物生機盎然、充滿活力。
1. 衰落:意為衰退、衰敗,表示事物狀态的下降或逐漸趨向沒落。
2. 貧乏:意為貧窮、乏力,表示缺乏或枯竭。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