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平正直。《北史·崔宏傳》:“其砥直任時,不為窮通改節若此。”
砥直是一個漢語複合詞,由“砥”與“直”兩個語素構成。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的釋義,“砥”本義為質地細膩的磨刀石,引申為磨練、修養之意,如“砥砺前行”;“直”表示不彎曲、公正的品性,如“正直”“剛直不阿”。兩字組合後,“砥直”可解作通過磨砺保持正直品格的狀态,常用于描述人在困境中堅守道德準則的行為。
從構詞法分析,“砥直”屬于并列式合成詞,與“廉潔”“堅貞”等詞具有相似的語義結構。該詞在古典文獻中見于《後漢書·張衡傳》“砥直為公”,指官員修身正己以奉公職守。現代漢語中使用頻率較低,多出現于政論文章或曆史研究領域,例如《中華傳統美德辭典》将其列為修身類詞彙,強調内外兼修的人格培養過程。
“砥直”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多個來源分析如下:
砥直(dǐ zhí)指公平正直,形容人的品格或行為公正不偏。該詞由“砥”和“直”組合而成:
《北史·崔宏傳》曾用此詞描述人物品格:“其砥直任時,不為窮通改節若此。”,意為崔宏在逆境中仍保持正直,不因境遇改變氣節。
可通過漢典、查字典等來源進一步查閱相關例句及古籍引用。
百合科報闆北堂萱兵聞拙速不承望不爽利昌明禅河察識稱旨疇合傳布打通關等日登月艙德問奮末浮財俯首帖耳夫皁格律詩咳首滑耎講匠叫座結毦練帛離宮别觀隆誇漉酪盧蒲驢駒媚綠衣黃裡貓熊煤矸石棉田明礬命酒南平獠鳥革翬飛牛倌牛頭馬面皮相之見婆老普天匝地齊難輕羁清弭驅掃缫席蜀郡戍客四老俗說退怯鼍皷下腳料象镳小胥惜財如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