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黃絹幼婦的意思、黃絹幼婦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黃絹幼婦的解釋

“絶妙”二字的隱語。《鏡花緣》第八十回:“古來如‘黃絹幼婦、外孫齏臼’,至今傳為美談,也不過取其顯豁。”亦省稱“ 黃絹 ”。 唐 白居易 《賦賦》:“掩黃絹之麗藻,吐白鳳之奇姿;振金聲於寰海,增紙價於京師。” 宋 王禹偁 《送晁監丞赴婺州關市之役》詩:“黃絹辭高位尚卑,白華行潔身猶困。” 清 鈕琇 《觚賸·紉蘭詞》:“三 吳 詞家,稱 朱 陳 兩檢讨, 陳 以蒼雄擅奇, 朱 以生新标雋,俱已譽高黃絹,價重烏絲。”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黃絹幼婦”是一個源自曆史典故的成語,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含義

拼音:huáng juàn yòu fù
釋義:指“絕妙”二字的隱語,用于稱贊詩文、言辭等極為精妙。

典故來源

  1. 出處背景:
    故事載于《世說新語·捷悟》,東漢才女曹娥投江尋父,後人立碑紀念。碑文背面題有“黃絹幼婦,外孫齑臼”八字謎語。曹操與楊修途經此處,楊修當場解謎:

    • 黃絹:色絲,合為“絕”;
    • 幼婦:少女,合為“妙”;
    • 外孫:女子之子,合為“好”;
    • 齑臼:受辛(古“辭”字),合為“辤(辭)”。
      四詞連解為“絕妙好辭”。
  2. 寓意延伸:
    後人以此比喻文辭精妙,也用于贊美才華出衆之人。

用法與示例

其他說明

此成語濃縮了中國古代文字遊戲的智慧,展現了漢字拆解的趣味性與文化深度。

網絡擴展解釋二

黃絹幼婦:詞義和來源

《黃絹幼婦》是一個成語,意為黃色的絹帕和年輕的女子。它的拆分部首是黃(⺢)和幼(幺)。

這個詞來源于明代文學家馮夢龍的小說《喻世明言》第二十八回《捉姦吳六郎火廟内看遊戲無心厥人逃漘中中伏》中的一則故事。在這個小說中,黃絹幼婦指的是一個美麗的年輕女子,她以絹帕擦拭額頭,表達了她對丈夫吳王遠遊,思念的心情。

黃絹幼婦:繁體字和古代寫法

《黃絹幼婦》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黃綢幼婦》。在古代,這個詞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因為漢字的形态隨着時間的推移有所變化。

黃絹幼婦:拆分部首和筆畫

根據黃絹幼婦的拆分部首和筆畫,可以分解為:

黃絹幼婦:例句

1. 她戴着一頂黃絹幼婦,顯得非常動人。

2. 小提琴手的演奏如同一位黃絹幼婦的輕撫,在音樂會上引起了觀衆們的歡呼。

常見組詞

黃絹幼婦:美麗、年輕、嬌嫩、絹帕、黃色、思念

近義詞

黃絹幼婦的近義詞有:卓越美麗的年輕女子、美目盼兮的女郎、豔麗的少女、绮麗的佳人。

反義詞

黃絹幼婦的反義詞可以是:衰老的婦人、枯燥平庸的中年婦女、頹廢不堪的老年女子。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