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捎帶的意思、捎帶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捎帶的解釋

[in passing;incidently] 在主要的之外附帶,順便(談論)

隻是捎帶說了其他問題

詳細解釋

(1).攜帶。《元典章·兵部三·使臣》:“今後出使人員除隨身衣服鋪蓋雨衣外,别不得捎帶其餘物件。”《水浒傳》第五十回:“ 孫立 等将自己馬也捎帶了自己的財賦,同老小 樂大娘子 跟隨大隊軍馬上山。”

(2).順便;附帶。 趙樹理 《三裡灣·換将》:“你先把這一口袋麥子捎帶扛到磨上!” 孔厥 袁靜 《新兒女英雄傳》第三回:“ 劉雙喜 是個織布工人,捎帶種着‘巴掌大一塊地’。” 周立波 《暴風驟雨》第一部十一:“她還在生 白玉山 的氣,捎帶也不滿意大個子。”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捎帶"是現代漢語中具有雙重功能的常用詞語,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第七版解釋,其核心含義包含以下兩個層面:

一、動詞用法 表示"在主要事務之外附帶辦理次要事務"的行為模式,例如:"去超市買菜時捎帶取快遞"(來源:《現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2020年版)。這種用法強調行為的伴隨性和非主要性,常與"着""了"等動态助詞連用,如"出差途中捎帶着拜訪了客戶"。

二、副詞用法 在北方方言中可作副詞,表示"利用機會順便做某事",如:"下班路上捎帶把衣服送去幹洗店"(來源:《現代漢語規範詞典》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0年版)。這種方言用法多出現在口語交際中,具有鮮明的地域特色。

該詞的詞義演變可追溯至明代《樸通事諺解》,原指"馬匹負載輕量物品",後經語義泛化發展出現代用法。在句法組合上,常與"事情""辦理""處理"等名詞或動詞搭配,形成"捎帶+賓語"的典型結構。近義詞"順便""附帶"雖語義相近,但"捎帶"更強調具體物件的攜帶,而"順便"側重時間或路徑的巧合性。

網絡擴展解釋

“捎帶”是一個漢語動詞,表示在完成主要任務的同時,附帶、順帶完成其他次要事情。以下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的詳細解釋:


基本含義

  1. 核心語義
    指附帶或順帶的行為,強調在主要行動中“順便”完成另一件事。例如:

    • 媽媽下班回家,捎帶買些菜(、)。
    • 倒垃圾時,隨手捎帶鄰居家的垃圾。
  2. 詞性擴展
    可作動詞(如“捎帶禮物”),也可作副詞(如“捎帶一提”),表示動作的伴隨性。


使用場景


近義詞與反義詞


曆史與文獻出處


“捎帶”既可用于具體動作(如攜帶物品),也可用于抽象表達(如談話補充),其核心是“主次結合”的便利性。使用時需注意語境,避免與“特意”混淆。

别人正在浏覽...

安恬搬遷波畢不怕官,隻怕管不脩邊幅蠶繭紙谄口赤車池魚籠鳥窗挺蕩飏盜跖之物得第得失成敗頓遞司酒獨侑二典房靈防微慮遠豐上鐘伏骥感傳告回告知觀風察俗顧享鶴目魂魂疆垣矯首教演開斛孔雀口呆目鈍蘭幹兩浙躐級靈雛利上生利毛舉細故女直字偏節瓢桮千人坐鉛字合金青霄清酎衢樽三頭不辨兩舍越雙瞳剪水絲來線去泰真逃離特使天杪突冒微母闾無穢五千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