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見“ 衢尊 ”。
“衢樽”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和背景可綜合多個來源解釋如下:
“衢樽”是“衢尊”的異體寫法,指在四通八達的道路(衢)上放置酒器(尊/樽),供行人自行取飲。這一典故源自《淮南子·缪稱訓》中的描述:
聖人之道,猶中衢而緻尊邪:過者斟酌,多少不同,各得所宜。
漢代學者高誘注《淮南子》時提到:“道,六通謂之衢。尊,酒器也。”但後世學者莊逵吉指出“六通”應為“四通”之誤,進一步明确了“衢”的含義。
“衢樽”以設酒通衢的典故,引申為統治者施行仁政的象征,強調政策需順應民情、靈活包容。其核心思想與儒家“民本”理念相通。
《衢樽》是一個成語,意為路邊的大酒囊或囊酒取樂的景象。
該詞的拆分部首是衤(衣服)和木(樹木),總共有17個筆畫。
《衢樽》最早出現于《詩經·大雅·文王》一詩:“衢樽之秀,建瓿錡之甯。”這裡的《衢樽》可以理解為路邊的酒囊采樂。
關于《衢樽》的繁體字是「衢樽」,并沒有太大的變化。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會存在變化。《衢樽》在古代又有「衢鐫」、「衢罇」等寫法。
1. 他們在街頭擺起了衢樽,大家圍坐在一起喝酒聊天。
2. 街道兩旁的攤位上,擺滿了各式各樣的衢樽和美食。
組詞:驿衢(郵遞路)、衢坊(街坊)、小衢(小街道)、衢路(大道)。
近義詞:街頭暢飲、囊酒采樂、路邊歡宴。
反義詞:清靜甯谧、素雅高潔。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