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藏身。 明 陳汝元 《金蓮記·賦鶴》:“你道出樊籠沖天一鶚,誰知罹弓弦泣露孤雕。更有塵嚣,蛻羽難逃。除非是濯足江湖,閃魄林臯。”
“閃魄”是一個較為生僻的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結合多個來源綜合解釋如下:
“閃魄”意為“藏身”,指隱藏自身或躲避于某處。這一解釋在多個權威來源中均有體現,如《金蓮記·賦鶴》中的例句“濯足江湖,閃魄林臯”,即通過自然環境的遮蔽來隱藏行蹤。
該詞最早見于明代戲曲家陳汝元的作品《金蓮記·賦鶴》,原文用“閃魄林臯”描述鶴在江湖山林中藏身的意象。現代詞典(如查字典)也沿用了這一釋義。
部分網絡解釋提到“閃魄”可能與“注冊障礙”等現代概念混淆,但此說法缺乏權威依據,建議以傳統文獻釋義為準。
“閃魄”是一個兼具文學性與實用性的古語詞,多用于描述藏身或隱喻性表達,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
《閃魄》是一個漢字詞語,意為光芒四溢、明亮耀眼。這個詞可以拆分為部首“門”和“鬼”,由18畫組成。它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神話故事和文學作品。
《閃魄》的繁體字為「閃魄」,通過加入冗長的撇、捺和點畫,增添了更多的書寫筆畫。
在古代的漢字書寫中,《閃魄》的寫法可能略有差異。有時會将部首“門”寫作「門」,有時會将部首“鬼”寫作「鬼」。這種差異主要是在不同的文化和時代中形成的。
1. 他身着一身金光閃魄的盔甲,英姿飒爽地站在戰場上。
2. 這座城市在夜晚的時候燈火輝煌,仿佛一片閃魄的海洋。
1. 閃魄射擊
2. 閃魄璀璨
3. 閃魄輝耀
4. 閃魄光芒
1. 光芒四溢
2. 明亮耀眼
3. 炫目奪目
1. 黯淡無光
2. 昏暗模糊
3. 遮掩掩蓋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