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藏身。 明 陈汝元 《金莲记·赋鹤》:“你道出樊笼冲天一鶚,谁知罹弓弦泣露孤雕。更有尘嚣,蜕羽难逃。除非是濯足江湖,闪魄林皋。”
“闪魄”是一个较为生僻的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结合多个来源综合解释如下:
“闪魄”意为“藏身”,指隐藏自身或躲避于某处。这一解释在多个权威来源中均有体现,如《金莲记·赋鹤》中的例句“濯足江湖,闪魄林皋”,即通过自然环境的遮蔽来隐藏行踪。
该词最早见于明代戏曲家陈汝元的作品《金莲记·赋鹤》,原文用“闪魄林皋”描述鹤在江湖山林中藏身的意象。现代词典(如查字典)也沿用了这一释义。
部分网络解释提到“闪魄”可能与“注册障碍”等现代概念混淆,但此说法缺乏权威依据,建议以传统文献释义为准。
“闪魄”是一个兼具文学性与实用性的古语词,多用于描述藏身或隐喻性表达,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
《闪魄》是一个汉字词语,意为光芒四溢、明亮耀眼。这个词可以拆分为部首“门”和“鬼”,由18画组成。它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神话故事和文学作品。
《闪魄》的繁体字为「閃魄」,通过加入冗长的撇、捺和点画,增添了更多的书写笔画。
在古代的汉字书写中,《闪魄》的写法可能略有差异。有时会将部首“门”写作「門」,有时会将部首“鬼”写作「鬼」。这种差异主要是在不同的文化和时代中形成的。
1. 他身着一身金光闪魄的盔甲,英姿飒爽地站在战场上。
2. 这座城市在夜晚的时候灯火辉煌,仿佛一片闪魄的海洋。
1. 闪魄射击
2. 闪魄璀璨
3. 闪魄辉耀
4. 闪魄光芒
1. 光芒四溢
2. 明亮耀眼
3. 炫目夺目
1. 黯淡无光
2. 昏暗模糊
3. 遮掩掩盖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