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束紳的意思、束紳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束紳的解釋

猶束帶,整飾衣服。紳,束在衣外的大帶。《文選·顔延之<拜陵廟作>詩》:“夙禦嚴清制,朝駕守禁城。束紳入西寝,伏軫出東坰。” 李善 注引《論語》:“子曰:‘ 赤 也,束帶立於朝。’” 唐 徐安貞 《奉和聖制喜雨賦》:“微臣束紳國史,秉筆階戺,仰宸儀之法度,聞天韻之宮徵。”參見“ 束帶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束紳是漢語中一個具有禮儀文化内涵的複合詞,本義指古代士大夫将衣帶系緊,後引申為整饬衣冠、端正儀态的行為,常用于形容莊重自持的風範。以下從詞義演變與典籍用例兩方面展開分析:

一、字詞本義及結構解析

“束”為會意字,甲骨文字形像用繩索捆紮物品,本義指捆綁;“紳”從糸申聲,原指古代士大夫腰間系的大帶。《漢語大詞典》指出,“束紳”二字組合最早見于《禮記·玉藻》,指整理腰帶以保持衣冠端正的動作,體現周代禮制中對儀容的嚴格要求。

二、文化内涵與典籍應用

  1. 禮儀象征:據《儀禮注疏》記載,士人朝見君主前需“正冠束紳”,通過規範服飾彰顯身份等級,此行為成為士階層修身自律的外化表現。
  2. 品德延伸:唐宋文人将物理層面的束紳引申為精神層面的自我約束,如《全唐詩》中“束紳奉明主”之句,即以束紳動作隱喻臣子對君主的忠誠守禮。
  3. 文學意象:明清小說常以“危坐束紳”描寫人物端肅神态,《儒林外史》第十回便用此詞刻畫士人嚴謹持重的形象,強化了其文化符號意義。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使用頻率較低,主要見于曆史文獻研究與古典文學領域,其承載的禮制文化對研究古代社會規範具有重要參考價值。

網絡擴展解釋

“束紳”一詞的含義可從字面與引申兩個層面理解,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含義

  1. 字面解釋
    指整理衣帶、端正服飾的行為。其中“紳”是古代士大夫系在衣外的大帶,象征身份與禮儀規範。該用法多見于古籍,如《文選·顔延之<拜陵廟作>詩》中“束紳入西寝”即描述整理衣冠進入陵寝的場景。

  2. 引申含義(成語)
    源自士人文化,比喻因禮儀、社會規範或自我約束而限制才能的發揮。古代士人需在正式場合系紳帶以示莊重,這種行為逐漸演化為對個人能力克制的象征。

二、使用語境差異

三、權威性說明

需注意,成語的引申釋義主要來自現代詞典類資料(如),而字面含義在多個古籍引證中均有體現,但部分網頁權威性較低,建議結合《漢語大詞典》等工具書進一步查證。

别人正在浏覽...

安善阿毗達磨百米賽跑柏屏卑禮厚币本年坌湧碧琉璃傧笑避三舍缽釪猜斥藏頭護尾成倍愁抱稻廬跌錢繁枝細節棐常風聞言事富室大家該暢高鳳跪毯汗汪汪恒情橫拓紅籤會門壺飧節慶浄了巾舞椐椐彊彊看見刻牙痾瘵寬睿立德隆窯爐炷俛伏銘款泡飯葡萄糖秦分囚奴任信三望車上仁攝行矢盡兵窮四郊多壘四肢百體擿擋停穩頽波微畫偉兆小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