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謂說話引經據典,有根據。《紅樓夢》第八五回:“老祖宗説句話兒都是上篇上論的。”
“上篇上論”是一個漢語成語,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1. 基本含義
指說話或論述時引經據典,有明确的依據和出處。常用于形容言論嚴謹、權威性強,例如《紅樓夢》第八十五回中提到:“老祖宗說句話兒都是上篇上論的,怎麼怨得有這麼大福氣呢?”。
2. 來源與結構
3. 用法與延伸
4. 發音與書寫
參考資料:以上内容綜合自漢典()、《紅樓夢》用例()及權威詞典釋義()。
《上篇上論》是指一部文章或著作的開頭部分,用來引言或概述整篇作品的主題和觀點。
《上篇上論》的拆分部首為“一人言”。其中,“上”的部首是“一”,“篇”的部首是“竹”,“論”的部首是“言”。
根據各個漢字的部首及筆畫,拆分後的字的總筆畫數目為:上(3畫)+篇(15畫)+論(29畫) = 47畫。
《上篇上論》是繁體字,由傳統漢字演變而來。
《上篇上論》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上篇上論」。
在古代漢字中,上篇上論的寫法沒有太大的變化,但可能存在一些細微的差别。例如,部分使用篆書或隸書的字形可能與現代略有區别。
1. 這本書的開頭寫了一篇《上篇上論》,很好地引出了整個故事的主題。
2. 在這篇論文的上篇上論中,作者對問題進行了全面的分析和概述。
以“上篇上論”為組合的詞語有:上篇、上論、篇章、論文等。
與“上篇上論”近義的詞語有:引言、開頭、前言、導言等。
與“上篇上論”反義的詞語有:尾聲、結尾、結論、總結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