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肌骨的意思、肌骨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肌骨的解釋

(1).肌肉與骨骼。 漢 應瑒 《侍五官中郎将建章台集詩》:“常恐傷肌骨,身隕沉黃泥。”《漢書·王莽傳下》:“軍人分裂 莽 身,支節肌骨臠分,争相殺者數十人。” 宋 歐陽修 《秋聲賦》:“其氣凜冽,砭人肌骨。” 清 龔炜 《巢林筆談·白雲泉》:“行遊渴甚,取泉水連啜數甌,喉吻潤而肌骨清矣。”

(2).猶胸臆。常指内心深處。《三國志·魏志·公孫度傳》“ 淵 亦恐 權 遠不可恃,且貪貨物,誘緻其使,悉斬送 彌 晏 等首” 裴松之 注引 三國 魏 魚豢 《魏略》:“ 權 之怨疾,将刻肌骨。” 南朝 齊 謝朓 《拜中軍記室辭隋王箋》:“撫臆論報,早誓肌骨。” 宋 曾鞏 《上歐陽學士第二書》:“覬南方之行李,時枉筆墨,特賜教誨,不惟增疎賤之光明,抑實得以刻心思,銘肌骨,而佩服矜式焉。”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肌骨”一詞在漢語中具有具體和抽象兩層含義,其解釋如下:

一、字面義:肌肉與骨骼

指人體的肌肉和骨骼,構成身體的基本框架與運動系統。

來源:據《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釋義,“肌”指肌肉,“骨”指骨骼,“肌骨”合用強調軀體的物理結構。

例證:如《紅樓夢》中描寫薛寶钗“肌骨瑩潤”,即形容其肌膚與骨骼勻稱光潔的生理狀态。

二、比喻義:氣質與風骨

引申形容人的内在氣質、品格或文學藝術作品的精神内核,強調剛健、清峻的格調。

來源:《漢語大詞典》(1997年版)指出,“肌骨”可喻指“風骨、氣質”,常見于古典文論。

例證:唐代詩人杜甫《李潮八分小篆歌》中“書貴瘦硬方通神”,即以“瘦硬”暗喻書法作品通過剛勁筆力(肌骨)傳遞神韻。


權威參考依據:

  1.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編纂,商務印書館出版,為現代漢語規範釋義的權威工具書。
  2. 《漢語大詞典》(1997年版):漢語曆時性大型語文辭典,由羅竹風主編,上海辭書出版社出版,收錄古漢語詞義及文化引申義。
  3. 古典文學例證:曹雪芹《紅樓夢》、杜甫詩歌等經典文本,為詞義在語境中的實際運用提供實證支撐。

網絡擴展解釋

“肌骨”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以下兩層核心含義:

一、基本含義

  1. 肌肉與骨骼(生理結構)
    指人體或動物體的肌肉和骨骼,常用于描述身體構造或生理狀态。例如:

    • 漢應玚《侍五官中郎将建章台集詩》:“常恐傷肌骨,身隕沉黃泥。”
    • 宋歐陽修《秋聲賦》:“其氣凜冽,砭人肌骨。”
  2. 比喻内心深處(抽象情感)
    引申為胸臆、心緒,強調情感或思想的深刻性。例如:

    • 《三國志·魏志·公孫度傳》裴松之注:“權之怨疾,将刻肌骨。”
    • 南朝齊謝朓《拜中軍記室辭隋王箋》:“撫臆論報,早誓肌骨。”

二、用法與例句


三、補充說明

如需進一步探究,可參考漢典或《巢林筆談》等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白漭漭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剝膚不死方部帑彩女參商之虞崇德報功籌運穿荊度棘儲款打虎跳大夢定期斷夢度慮浮柱綱紀隔硋關陸國有化寒星淮鄉鞯汗積李徑路刀盡禮金軒踡蹐開信科要空竭鐐鈕柳葉金障泥賣履分香卯飯殁命檷木拟态辟積乾冰謙婉青門秋露勸儆月氏蛇杯弓影聖奧沈光香衰廢熟榮絲牦貼切托正倭寇險世小夫小日月脅求脅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