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痍的意思、創痍的詳細解釋
創痍的解釋
亦作“ 創夷 ”。1.創傷。《漢書·淮南厲王劉長傳》:“ 高帝 蒙霜露,沬風雨,赴矢石,野戰攻城,身被創痍,以為子孫成萬世之業,艱難危苦甚矣。”《三國志·吳志·程普傳》:“攻城野戰,身被創夷。”
(2).指受傷之人。《後漢書·袁譚傳》:“放兵鈔突,屠城殺吏,冤魂痛於幽冥,創痍被於草棘。”
(3).指戰禍造成的破壞。《史記·季布栾布列傳》:“于今創痍未瘳, 噲 又面諛,欲搖動天下。”《新唐書·馮盎傳》:“天下初定,創夷未復,大兵之餘,疫癘方作。” 王闿運 《胡公祠碑》:“創夷在側,兵革不息。”
詞語分解
- 創的解釋 創 (創) à 開始,開始做:創造。創制。首創。開創。創立。創演。創議。 創 (創) ā 傷:創傷。創口。創巨痛深(喻遭受重大的損失)。 筆畫數:; 部首:刂; 筆順編號:
- 痍的解釋 痍 í 傷,創傷:瘡痍。 筆畫數:; 部首:疒;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創痍”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方面綜合解析:
一、基本釋義
-
字面含義
指身體或物體受到的創傷,如《漢書·淮南厲王劉長傳》中描述高帝“身被創痍”,即身體受傷。
部分文獻也寫作“創夷”,如《三國志·吳志·程普傳》提到“身被創夷”。
-
引申含義
- 受傷的人:如《後漢書·袁譚傳》中“創痍被于草棘”,指戰亂中受傷的百姓。
- 戰禍後的破壞景象:比喻社會或環境遭受劫難後的慘狀,如“滿目創痍”形容戰後城鄉的破敗。
二、用法與近義詞
- 近義詞:瘡痍(如“滿目瘡痍”)、創傷。
- 常見搭配:多用于描述戰争、災難後的場景,如“幾經惡戰,創痍滿目”。
三、讀音與出處
- 拼音:chuāng yí(部分文獻注音為chuàng yí,但現代漢語多讀chuāng)。
- 出處:最早見于《漢書》《後漢書》等史書,後擴展至文學作品中。
四、例句參考
- “當年魚米之鄉,在戰禍下變得滿目創痍。”
- “高帝身被創痍,為子孫奠定基業。”
若需進一步了解古籍原文或不同語境用法,可參考《漢書》《後漢書》等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創痍(chūang yī)這個詞,意思指的是戰争或災難帶來的傷害和破壞。它的拆分部首是刀和疑,共有11畫。創字本義指的是用刀做成的疑問形式,引申為損傷、傷害。痍字指的是瘡痍、創傷。這個詞源自古代漢語,是一個形象化的詞語,常用于描述戰争、自然災害等造成的災難性破壞和傷害。
在繁體字中,“創痍”被寫作「創痍」,僅有一筆的差别。在古時候漢字寫法中,「痍」的圖形與現代有所不同,其形狀類似于一個人頭上帶着傷口的樣子。
以下是一些例句:
1. 戰争帶來的創痍給這個國家帶來了巨大的痛苦。
2. 地震造成的創痍使得許多人無家可歸。
一些與“創痍”相關的組詞有:
1. 創傷(chuāng shāng):指身體或心理上的傷害。
2. 瘡痍(chuāng yí):指身體上的創傷或瘡口。
3. 破痍(pò yí):指破碎、破壞。
4. 震痍(zhèn yí):指因地震而産生的破壞。
與“創痍”相近的詞語是“傷害”(shāng hài),而它的反義詞是“安泰”(ān tài)。
希望這些回答對你有幫助!如果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