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僧夏的意思、僧夏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僧夏的解釋

(1).指僧尼受戒後的年數。夏,夏臘。 唐 白居易 《東都十律大德長聖善寺缽塔院主智如和尚荼毗幢記》:“ 大和 八年十二月二十三日終於本院,報年八十六,僧夏六十五。” 清 錢謙益 《天童密雲禅師悟公塔銘》:“世壽七十七,僧夏四十四。”

(2).本謂僧尼于夏日就禅刹挂單,引申指寺廟。 金 元好問 《寶岩紀行》詩:“茲山緣未了,僧夏容宿留;終當丐餘年,奇探盡雲岫。”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僧夏”是一個佛教相關術語,主要包含以下兩層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一、指僧尼受戒後的年數

  1. 核心概念
    “夏”即“夏臘”,是佛教計算僧侶修行年數的單位。僧侶受戒後,每年需在夏季進行為期三個月的閉關修行(稱為“結夏”),每完成一次即增加一“夏臘”。

  2. 文獻例證

    • 唐代白居易在《東都十律大德長聖善寺缽塔院主智如和尚荼毗幢記》中記載:“報年八十六,僧夏六十五”,指該僧人壽命86歲,受戒修行65年。
    • 清代錢謙益的《天童密雲禅師悟公塔銘》提到“僧夏四十四”,表示禅師受戒44年。

二、引申指寺廟

  1. 來源背景
    因僧尼夏季需在禅寺挂單(暫住修行),逐漸以“僧夏”代稱寺廟。

  2. 詩文引用
    金代元好問《寶岩紀行》詩雲:“僧夏容宿留”,此處“僧夏”即指可供挂單的寺廟。


補充說明

部分資料(如)将其解釋為“僧人通過夏季修行追求内心安甯”的成語,但此說法多見于通俗釋義,權威文獻及佛教術語中更側重上述兩種定義。

建議:若需深入研究,可查閱《釋氏要覽》等佛教典籍,或參考曆代僧傳、碑銘中的用例。

網絡擴展解釋二

《僧夏》的意思

《僧夏》這個詞是指佛教中夏天舉行的僧侶閉關修行的一種活動。在這個時期,僧人們會閉關在寺廟或禅院中,專心修行并廣傳佛法。

《僧夏》的拆分部首和筆畫

《僧夏》的偏旁部首是“亻”(人字旁)和“甲”(甲字旁),它們分别位于字的左邊和右邊。

《僧夏》的總筆畫數為12畫。

《僧夏》的來源

《僧夏》一詞最早出現在佛經中,用來描述僧侶在夏季舉行的閉關修行活動。隨着時間的推移,這個詞逐漸被人們引申為指代夏天的僧侶修行活動。

《僧夏》的繁體

《僧夏》的繁體字為「僧夏」,與簡體字寫法相同,沒有差别。

《僧夏》的古時漢字寫法

古時漢字寫法通常與現代字形有所不同。關于《僧夏》的古時漢字寫法,目前暫時沒有找到具體的資料。

《僧夏》的例句

1. 僧夏期間,禅寺裡的僧人們都會閉關修行,尋求心靈的甯靜。

2. 夏天是舉行僧夏的最佳時節,寺廟裡的喇嘛們都會投入到這段特殊的修行中。

《僧夏》的組詞

1. 僧侶:指佛教或道教中的出家人。

2. 閉關:指修行者封閉自己在某處進行專心修行。

3. 修行:指為了追求精神境界的提高而進行的修煉活動。

《僧夏》的近義詞

1. 夏季閉關

2. 夏日修行

《僧夏》的反義詞

1. 寺廟開放

2. 閑暇度假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