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撰的意思、監撰的詳細解釋
監撰的解釋
監督編撰。《北史·文苑傳序》:“﹝ 後主 ﹞三年, 祖珽 奏立 文林館 ,於是更召引文學士,謂之待詔 文林館 焉。 珽 又奏撰《禦覽》,詔 珽 及特進 魏收 、太子太師 徐之才 、中書令 崔劼 、散騎常侍 張彫 、中書監 陽休之 監撰。”
詞語分解
- 監的解釋 監 (監) ā 督察:監察。監控。監測。監護。監考。監聽。 牢,獄:監獄。監押。監禁。坐監。 監 (監) à 古代官名或官府名:太監(宦官,阄人)。國子監。欽天監(掌管天文曆法的官府)。監生(在國子
- 撰的解釋 撰 à 才能:“異乎三子者之撰”。 寫作,著書:撰著。撰述。撰寫。撰文。撰稿。撰次(編輯、排列)。撰序(撰寫叙述)。撰錄。撰集。杜撰(臆造,沒有根據地編造)。 持,拿着:“撰餘辔兮高駝翔”。 指天地陰
網絡擴展解釋
“監撰”是一個漢語詞彙,拼音為jiān zhuàn,其核心含義為監督編撰。以下是詳細解釋:
1.基本釋義
- 監:指監督、監管;撰:指編撰、撰寫。組合後表示對編撰過程進行監督或管理的行為。
2.曆史出處
- 該詞最早見于《北史·文苑傳序》,記載北齊後主時期,祖珽奏請設立文林館,并組織學者編撰《禦覽》,其中提到“诏珽及特進魏收、太子太師徐之才……監撰”,表明監撰者在官方文獻編纂中的角色。
3.用法與示例
- 多用于古代文獻或曆史語境,描述對書籍、典籍編纂的監督工作。例如:“中書監陽休之監撰《禦覽》”。
4.網絡解釋
- 現代網絡詞典将其定義為“監督編撰”,強調對編撰過程的指導與管理職能。
5.總結
- “監撰”屬于較為生僻的文言詞彙,現代使用較少,常見于曆史文獻或學術讨論中,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其監督編撰的職能性質。
網絡擴展解釋二
《監撰》的意思
《監撰》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既有音義又有義義。監撰的音義是 jiān zhuàn,意為監察和編撰。其義義是指監察和督促編撰工作的人。
拆分部首和筆畫
在漢字中,《監撰》的首字《監》的拆分部首是目字旁部首,筆畫數為8;次字《撰》的拆分部首是手字旁部首,筆畫數為15。
來源和繁體
《監撰》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文書管理制度。它的繁體字為「監撰」。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寫成《監撰》的漢字可能略有差異,畢竟漢字的書寫經曆了演變和變革。然而,字形的變化仍然可以追溯到原來的意義。
例句
1. 他一直擔任着這個項目的監撰工作,确保稿件的質量。
2. 她是這本詞典的監撰者,花了很多功夫來編撰這部著作。
組詞
一些與《監撰》相關的詞語有:監察、編撰、督促、管理、文書、質量等。
近義詞
與《監撰》意義相近的詞語有:主筆、監修、主編、編纂等。
反義詞
與《監撰》意義相反的詞語有:被監督、被編撰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