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生在 太平洋 西部海洋和 南海 海上的熱帶空氣旋渦,是一種極猛烈的風暴,風力常達十級以上,同時有暴雨。今多稱為熱帶風暴,夏秋兩季常侵襲我國。
“颱風”(簡體為“台風”)是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地區對熱帶氣旋的特定稱呼,其核心特點及形成機制如下:
台風指中心持續風速≥12級(32.7米/秒)的熱帶氣旋,主要發生在北太平洋西部(包括南中國海)。同一現象在不同海域名稱不同:
國際統一命名規則由世界氣象組織制定,名稱循環使用。例如,“山竹”“利奇馬”均為近年影響較大的台風名稱。現代主要通過衛星遙感、氣象雷達等手段實時監測路徑變化。
(注:“颱”為繁體字寫法,中國大陸現通用“台風”,台灣、香港等地仍保留繁體用法。)
颱風是指大氣環流系統中心附近風速達到12級以上(即每秒平均風速超過32.6米)且存在暴雨、雷電、龍卷風等強降水和強風的氣象現象。這種自然災害常常給人們的生活和環境帶來嚴重影響。
颱風是一個複雜的漢字,由兩個部首組成,左邊是風字旁(風字部首),右邊是台字旁(台字部首)。風字部首指的是與風相關的意義,而台字部首指的是與台灣相關的意義。
拆分颱風的筆畫,總共有10畫。
颱風一詞的來源于古文獻中對于台風的描述,由于台灣是颱風頻繁的地區,因此以“颱風”來形容台風現象。
颱風是繁體字,使用于中文傳統文化地區,如台灣、香港等。
在古時候,颱風的寫法稍有不同。颱字的舊字形是“颭”,而風字的舊字形是“颼”。因此,古時候寫颱風就是“颭颼”。
1. 強烈的颱風經過,導緻城市交通癱瘓。
2. 我們應該及早做好防範工作,以應對即将來臨的颱風。
1. 颱風警報:指當局發布的有關即将到來或正在影響地區的台風信息。
2. 颱風中心:指台風形成的低氣壓中心區域。
3. 颱風路徑:指台風在其移動過程中所經過的路徑。
4. 颱風災害:指台風帶來的各種破壞和影響。
1. 台風:指同颱風一樣的自然災害現象。
2. 飓風:指在北大西洋和東太平洋上形成的類似于台風的氣象現象。
平靜:指沒有風暴或氣象災害的狀态。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