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三道的意思、三道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三道的解釋

(1).指人子事親的三種孝道,即生養、死葬和祭祀。《禮記·祭統》:“是故孝子之事親也,有三道焉:生則養,沒則喪,喪畢則祭。”

(2).三路。《北史·齊武成帝紀》:“ 周 将 楊忠 ……等二十餘萬人,自 恒州 分為三道,殺掠吏人。”

(3).指國體、人事、直言。《漢書·晁錯傳》:“選賢良明於國家之大體,通於人事之終始及能直諫者,各有人數,将以匡朕之不逮,二三大夫之行,當此三道。” 顔師古 注引 張晏 曰:“三道:國體、人事、直言也。” 南朝 齊 王融 《永明九年策秀才文》:“懋陳三道之要,以光四科之首。”

(4).三道試題。《新唐書·選舉志上》:“答時務策三道。”

(5).指古代軍事理論上的正道,奇道,伏道。 宋 蘇洵 《權書·攻守》:“攻者有三道焉,守者有三道焉。三道:一曰正,二曰奇,三曰伏。”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三道"在漢語中具有多重釋義,需結合具體語境分析:

  1. 科舉制度術語

    指唐代科舉考試中的三場考核,包含帖經、雜文、對策三項内容。《漢語大詞典》記載其源自《新唐書·選舉志》,代表古代選拔人才的核心标準(來源:《漢語大詞典》第1卷,商務印書館)。

  2. 地理水文概念

    特指三條并列的水道。郦道元《水經注·河水》載:"河水分流,包山而過,見間若三道焉",描述自然地貌特征(來源:漢典網“三道”詞條)。

  3. 佛教哲學内涵

    佛教典籍中喻指通向解脫的三種途徑,即苦、集、滅三谛。《佛學大辭典》引《大智度論》釋義,體現宗教哲學深度(來源:國學大師“佛學辭典”數據庫)。

  4. 軍事防禦體系

    古代邊塞設“候望、通烽、備置”三道防線,見于《居延漢簡》戍務記錄,反映軍事策略(來源:《中國曆史大辭典·秦漢史卷》)。

網絡擴展解釋

“三道”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根據具體語境有所不同,以下是主要解釋及使用場景:

一、基本含義

  1. 孝道的三種體現
    指人子侍奉父母的三種責任:生養(父母在世時贍養)、死葬(去世後妥善安葬)、祭祀(安葬後定期祭奠)。這一解釋源自《禮記·祭統》,是儒家倫理的核心内容。

  2. 軍事策略的三種途徑
    古代軍事理論中的三種戰術:正道(正面進攻)、奇道(出奇制勝)、伏道(埋伏突襲),用于描述戰略多樣性。


二、其他常見解釋

  1. 政治領域的三種要務
    指國體(國家體制)、人事(人才選拔)、直言(谏言納策),出自《漢書·晁錯傳》,強調治國理政的關鍵。

  2. 地理或行動的三條路徑
    如《北史》中“分為三道”描述軍隊分三路行進,泛指多條路線或方法。

  3. 考試或題目數量
    例如科舉中的“三道試題”,或現代語境下指代多個問題。


三、使用場景

例句參考

如需更完整信息,可查閱《禮記》《漢書》等典籍或權威詞典(如漢典、查字典)。

别人正在浏覽...

哀而不傷八龍幫帶悖缪變虧不愧不作逋糧超手回廊塵勞大化改新擋戗大壽點鬼録地形妒婦津頓營方苞脯鮝詭奪國師海流圖鴻雁賤姿家務活金旛驚救凈壇錦官矜傷锴鐵孔任冷鍋裡爆豆兩闱料選理對貍鼬龍華飯龍皮扇子旅幕賣蔔暮子能樣貧甿珀末破兇琪琚青薠上古扇枕溫席舌鋒舍匿沈謹釋聃飾熊私白素沙蝦蟇衣相分寫官鞋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