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八龍的意思、八龍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八龍的解釋

(1).神話中的八匹龍馬。《楚辭·離騷》:“駕八龍之婉婉兮,載雲旗之委蛇。” 王逸 注:“言己乘八龍神智之獸。”《漢書·揚雄傳上》:“既亡鸞車之幽藹兮,(焉)駕八龍之委蛇?”

(2).指 周穆王 的八匹駿馬。 唐 韓愈 《衢州徐偃王廟碑》:“ 周 天子 穆王 無道,意不在天下,好道士説,得八龍,騎之西遊,同 王母 宴於瑤池之上,歌謳忘歸。”

(3).稱 東漢 荀淑 八子。《後漢書·荀淑傳》:“有子八人: 儉 、 緄 、 靖 、 燾 、 汪 、 爽 、 肅 、 專 ,并有名稱,時人謂之八龍。” 李賢 注:“‘專’,本或作‘敷’。”後以稱揚人家子弟或弟兄。 唐 沉佺期 《夏日梁王席送張岐州》詩:“家傳七豹貴,人擅八龍奇。” 明 李東陽 《林亨大修撰得第四男用舊韻賀之》:“三鳳豈須誇 薛 氏,八龍今已半 荀 家。”

(4).傳說中的 伏羲 兄弟八人,世號八龍。 宋 王應麟 《小學绀珠·氏族·八龍》:“《伏氏譜》曰: 伏羲 兄弟八人,世號‘八龍’。”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八龍”在漢語詞典中主要有以下兩種釋義,兼具曆史文化内涵與神話意象:

一、曆史典故中的賢士群體

指東漢荀淑的八位傑出兒子。《後漢書·荀淑傳》記載,荀淑“有子八人:儉、绲、靖、焘、汪、爽、肅、專,并有名稱,時人謂之八龍”。因其德行才學聞名,後人常以“八龍”代指兄弟皆才俊者,如唐代詩人沈佺期《夏日梁王席送張岐州》雲“家傳七豹貴,人擅八龍奇”。

二、神話傳說中的祥瑞意象

指駕日車巡天的八條神龍,源自《楚辭·離騷》“駕八龍之婉婉兮”句。東漢王逸注《楚辭》時解釋為“日神以八龍為駕”。此類神話元素亦見于《水經注·河水》對“八龍池”的記載,反映了古人将龍視為溝通天地的靈物。

補充說明:該詞另作地名(如河南八龍冢)、器物名(如八龍篆書印章)使用,但核心語義仍以人傑群像與神話意象為主流。《漢語大詞典》《辭源》均将上述兩類釋義列為詞條。

網絡擴展解釋

“八龍”一詞在不同文獻和語境中有多重含義,主要可歸納為以下四類:

  1. 神話中的八匹龍馬
    最早見于《楚辭·離騷》:“駕八龍之婉婉兮,載雲旗之委蛇。”,描述屈原想象駕馭八匹神龍拉車飛升的場景。漢代《漢書·揚雄傳》也提到“駕八龍之委蛇”,均以“八龍”象征超凡的神獸。

  2. 周穆王的八匹駿馬
    唐代韓愈在《衢州徐偃王廟碑》中記載,周穆王曾得八匹駿馬,騎之西遊與王母相會。雖未列具體馬名,但此典故常被後世用以形容名馬或帝王巡遊的盛況。

  3. 東漢荀淑的八子
    《後漢書·荀淑傳》記載,荀淑的八個兒子(儉、緄、靖、燾、汪、爽、肅、專)皆才華出衆,時人譽稱“八龍”。後成為贊譽家族子弟賢能的代稱。

  4. 伏羲兄弟八人
    傳說伏羲有八位兄弟,合稱“八龍”,但具體事迹在文獻中較少展開,多見于古代神話體系中的氏族象征。


補充說明

别人正在浏覽...

白銀爆炒豆兒草紙豺心吵翻晨昏定省赤弁丈人打一棒快球子等身書掉向螮蝀都坑端布恩絕義斷浮稱流說幹爽故交寒蕊和調橫戟皇道荟集家母假譬嗟異寄付警丁近上急竹繁絲蠲容爵馬叩阍無計聆風陵溪麥稈蟲徾徾烹割阡阡籤筒切正棄絕憩燕驅良羣賢娶媳婦上回生圹聲朔實偪處此失悔試事水屮宋女頌鐘痛憎屯糧僞飾無冕之王污俗五王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