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逋糧的意思、逋糧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逋糧的解釋

拖欠租稅。 清 黃六鴻 《福惠全書·錢穀·總論》:“解給有法,而款項之數可清,求其欺官侮典盜餉逋糧,得乎?”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逋糧”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釋義
指拖欠租稅,特指未按時繳納的糧食賦稅。該詞常見于明清文獻,多與官府征收賦稅、民生疾苦等曆史背景相關。

二、構詞解析

三、文獻用例

  1. 清代朱休度《始遊南山寶峰寺》用“逋糧如山責之疲”形容積壓稅賦的沉重;
  2. 明代陳仁錫詩句“官家蠲逋糧”則反映官府免除欠稅的政策。

該詞現代已罕用,主要用于古籍研究或曆史語境中。如需進一步探究具體詩句背景,可查閱《查詩文》等文獻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逋糧》的意思

《逋糧》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表示逃避或拖欠糧食。逋指逃避、拖欠的意思,糧指糧食。

拆分部首和筆畫

《逋糧》的部首是辵(辶)和米(糧)。

辵(辶)是表示走的意思,米(糧)指糧食。《逋糧》這個詞的兩個字都有7畫。

來源和繁體

《逋糧》這個詞的來源比較古老,最早出現在《左傳·宣公十一年》這個篇章。它的繁體是「逋糧」。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和現在有一些不同。《逋糧》這個詞在古時候的寫法是「避糧」。

例句

1. 他因為無法支付糧食費用,被指控逋糧。

2. 農民逋糧會導緻糧食供應不足。

組詞

1. 逋逃(逃避、躲避)

2. 逋客(拖欠客人的費用)

3. 糧食(農作物的種子,用于人類或動物的食物)

近義詞和反義詞

近義詞:拖欠、逃欠、負欠

反義詞:索糧、供糧、牧糧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