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地形的意思、地形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地形的解釋

(1) [land forms;physical contours;general configuration of the earth's surface;topographic]

(2) 包括地勢與天然地物和人工地物的位置在内的地表形态

(3) 地形是地物和地貌的統稱

詳細解釋

(1).地面的形狀。《戰國策·秦策二》:“ 甘茂 賢人,非恒士也。其居 秦 ,累世重矣,自 殽塞 、 谿谷 ,地形險易,盡知之。” 唐 白居易 《早春即事》詩:“物變隨天氣,春生逐地形。” 明 王守仁 《傳習錄》卷中:“天子之學曰辟雍,諸侯之學曰泮宮,皆象地形而為之名耳。” 毛6*6*《論持久戰》七十:“射擊原則的‘蔭蔽身體,發揚火力’是什麼意思呢?前者為了保存自己,後者為了消滅敵人。因為前者,于是利用地形地物,采取躍進運動,疏開隊形,種種方法都發生了。”

(2).指地理位置。 宋 蘇轼 《徐州謝兩府啟》:“地形襟要,當東西水陸之衝;民食艱難,正春夏旱蝗之際。”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地形漢語 快速查詢。

專業解析

地形是地理學核心概念,指地球表面在内外力共同作用下形成的起伏形态特征。《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定義為“地球表面各種起伏形态的總稱”,包含陸地與海底地貌。從構成要素分析,地形由海拔高度、坡度坡向、地表切割度三大指标構成,其中海拔高度決定地貌基本形态,坡度坡向影響水土分布,地表切割度反映地質活動強度。

按照《地理學名詞》(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地形可分為四大基礎類型:平原(相對高差≤50米)、丘陵(50-200米)、山地(≥200米)、盆地(四周高中間低),其中特殊地形如喀斯特地貌和冰川地貌屬于複合型地形。軍事領域應用時,《中國軍事百科全書》強調地形分析需綜合植被覆蓋度、水文特征和人工建築物分布,例如森林覆蓋率超過70%的山地将顯著影響行軍速度。

網絡擴展解釋

地形是地理學中描述地表形态特征的核心概念,其定義和内涵在不同學科中存在一定差異,綜合權威來源可總結如下:

一、基本定義

地形指地球表面呈現出的高低起伏形态,既包括自然地貌(如山體、河流),也涵蓋固定的人工地物(如房屋、道路)。主要特征表現為地表物質的空間分布與組合形式,如《戰國策》中已有"地形"概念用于描述地理特征。

二、相關概念辨析

  1. 地形與地貌
    地理學中二者常通用,但嚴格來說:

    • 地形側重局部結構(如鞍部、沖積扇)
    • 地貌強調整體特征(如喀斯特地貌、河谷地貌)
  2. 地形與地勢
    地勢特指地表高度變化的趨勢(如西高東低),而地形包含更具體的形态特征。

三、主要類型及特征

地球表面主要分為五大基礎地形類型:

  1. 平原:海拔<200米,起伏<50米(如長江中下遊平原)
  2. 高原:海拔>500米,頂部較平坦(如青藏高原)
  3. 丘陵:海拔200-500米,坡度和緩(如江南丘陵)
  4. 盆地:四周高中部低(如四川盆地)
  5. 山地:海拔>500米,起伏>200米(如喜馬拉雅山脈)

其中除高原外,其他類型存在多級分類體系。

四、學科應用差異

五、研究意義

地形通過影響氣候、水文、土壤等要素,形成不同的生态環境,例如:

提示:如需了解具體地形類型的詳細分級标準或測量方法,可查閱地理學專業教材或測繪規範文件。

别人正在浏覽...

八铢錢笨貨變隔變故蔽茂避難就易壁人乘興而來吹牛皮垂頭塞耳彈丸脫手噉飲但願饤鬭飛條憤怼咖喱怪懾貴秩鼓枻河柳假批子禁籍矜峻急痛攻心課表口乾舌燥枯敗蠟香麟趾綠水青山駡毀夢撒寮丁懑懑沒亂殺南司排插被褐藏輝辟就匹鳥勤思耆山欺上壓下任誕仁皇阮步喪身失節三薰三沐商訂山羞山樂官勢籍霜鹗司鴻同坎推繩陷破縣僮憸邪嚣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