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上古的意思、上古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上古的解釋

[ancient times] 較早的古代,中國多指商周秦漢這個時期

詳細解釋

(1).遠古。《易·繫辭下》:“上古結繩而治,後世聖人易之以書契。” 唐 杜甫 《晦日尋崔戢李封》詩:“上古 葛天 民,不貽黃屋憂。” 元 李冶 《敬齋古今黈》卷五:“前人論三古各别,從所見者言之,故不同。然以吾身從今日觀之,則洪荒太極也,不得以古今命名,大抵自 羲 、 農 至 堯 、 舜 為上古。” 楊朔 《征塵》:“一陣風,一陣土,等我再勉強睜開眼,前面是一片滾滾的黃塵,我似乎跌進上古的洪荒時代。”

(2).較早的古代。我國史學界在 中國 曆史分期上,多稱 商 、 周 、 秦 、 漢 時代為上古。有時亦兼指史前時代。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上古”是漢語中描述曆史分期的重要概念,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下有所差異,但核心指向人類早期文明階段。以下是綜合多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定義

“上古”指文字記載出現前的曆史時代,在中國通常指夏朝建立之前(即公元前2070年之前)的時期。該時期被稱為“三皇五帝時代”或“史前時代”,因缺乏直接文字記錄,相關事件和人物多通過神話傳說流傳。

二、時間範圍

  1. 中國:從人類起源至夏朝建立,約公元前5000年-前2070年
  2. 其他地區:
    • 兩河流域與埃及:公元前5000年以前
    • 歐洲:從國家出現至西羅馬帝國滅亡(公元476年)

三、史學與文學差異

分類 史學觀點 文學/傳統觀點
覆蓋範圍 夏朝之前(史前時代) 商周秦漢時期
特點 以考古發現為主 包含神話傳說與早期文獻記載

四、相關概念辨析

五、文化特征

  1. 社會形态:原始部落制向早期國家過渡
  2. 重要标志:
    • 農業起源(中國約1萬年前)
    • 結繩記事(後發展為文字)
  3. 傳說體系:三皇(伏羲、女娲、神農)創文明基礎

例句參考

“上古結繩而治,後世聖人易之以書契。” ——《周易·系辭下》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化遺址或神話體系,可查閱考古報告或《山海經》等古籍。

網絡擴展解釋二

上古

《上古》是一個漢字詞彙,意為古代、遠古時期。它由兩個部首組成,上部為“一”字的變形,下部為“㔾”(zhuó)字,同時也是一個獨立的部首。“㔾”字由七劃構成。

《上古》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的文獻記載,最早出現在《尚書》和《史記》等古代典籍中。它用來指代遠古時代,距離現在非常遙遠的時期。

在繁體字中,《上古》的寫法和簡體字相同。

古時候,漢字的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在書法上,《上古》的字形可能會有所變化,但整體結構和意義保持一緻。

例如,我們可以用《上古》這個詞造一個句子:“繪畫對于了解上古文明非常重要。”

《上古》可以與其他字組成詞語,例如:“上古神話”、“上古傳說”等。

與《上古》意義相近的詞語有:“遠古”、“古老”等。

相反的意思詞語可以是:“現代”、“當代”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