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xactly the number or amount] 按原來的或規定的數目
(1).按照規定的或要求的數目。《周禮·夏官·司弓矢》:“大射、燕射,共弓矢如數,并來。” 鄭玄 注:“如數,如當射者之數也。”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異六·玉簪》:“生雲:‘須二十鍰乃可。’賈即如數應之。”
(2).按照原來的數目。 茅盾 《子夜》十四:“我們上星期裝出去的貨都如數退了回來了。”如:如數歸還。
“如數”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rú shù,其含義及用法可從以下方面詳細解析:
核心含義
“如數”表示按照原來的數目或規定的數量,常見用法如“如數歸還”“如數繳納”等,強調準确無誤地完成數量要求。
詞性區分
常見搭配
近義詞與反義詞
“如數家珍”這一成語生動體現了“如數”的引申意義,通過“家珍”(家中珍寶)的比喻,強調對事物的熟悉程度,常見于文學和口語表達。
“如數”既保留了古代對數量的嚴格遵循(如《周禮》記載),又衍生出強調熟悉度的成語(如數家珍)。其雙讀音對應不同詞性,需根據語境區分使用。
如數是一個常用的成語,形容做事準确無誤,完全正确,沒有差錯。
如數的拆分部首為女字旁,共有9個筆畫。
如數最早出現在《史記·平津侯者傳》,意思是按照實際數字進行測量。後來,這個成語逐漸引申為做事準确無誤。
如數在繁體中的寫法為「如數」
古時候「數」字的寫法有些變化,主要是添加了一些額外的橫畫或撇捺。例如,在西漢初年的金文中,「數」字的寫法為「卄」。
他對每一道數學題都如數作答。
如數如算、如數家常、如數所述。
準确無誤、一絲不差。
失誤、差錯。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