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铨管的意思、铨管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铨管的解釋

亦作“ 銓筦 ”。1.對人才進行品量和管理。《晉書·阮放傳》:“遷吏部郎,在銓管之任,甚其稱績。” 唐中宗 趙皇後 等《景龍四年正月五日移仗蓬萊宮禦大明殿會吐蕃騎馬之戲因重為柏梁體聯句》:“當熊讓輦愧前芳,再司銓筦恩可忘。” 宋 司馬光 《送田校理知晉州》詩:“銓筦萃賢豪,夫君主劇曹。”

(2).指掌管選拔人才的職位。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怨怒》:“其在銓管也,用僕為京兆掾。” 宋 歐陽修 《與韓忠獻王書》:“見日,便乞 蒲 同 。朝旨俾留,遂領銓筦。”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铨管(quán guǎn)是古漢語中的複合詞,其含義可從字義與曆史用法兩個層面解析:

一、字義解析

  1. 本義為衡量輕重的器具(《說文解字》),引申為衡量、選拔。古代特指考核、選拔官吏,如"铨選"即指量才授官(《漢語大詞典》)。

  2. 原指竹管或鑰匙,後衍生為掌管、管理之意(《辭源》)。在官職語境中多指主管某項事務。

二、完整釋義

铨管指掌管官吏的選拔與考核工作,即負責官員的甄選、評績及職務分配。該詞特指古代吏部的核心職能,常見于史書對職官制度的記載。例如:

"吏部掌天下官吏選授、勳封、考課之政令,凡铨管之務皆主之。"(《新唐書·百官志》)

三、曆史語境中的運用

唐代實行三省六部制後,"铨管"成為吏部的專屬職責,包括:

四、現代延伸

現代漢語中該詞已罕用,但作為曆史詞彙仍見于研究古代政治制度的文獻中,其構詞法體現了"動詞+動詞"的聯合結構(如"選拔+管理"),屬典型的古漢語合成詞範例(《古漢語詞彙綱要》)。


參考資料:

  1. 《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2012)
  2. 《辭源》(第三版,商務印書館,2015)
  3. 《新唐書·百官志》(中華書局點校本)
  4. 《中國古代官制詞典》(中華書局,2015)
  5. 《古漢語詞彙綱要》(蔣紹愚著,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

網絡擴展解釋

“铨管”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主要用于描述與人才選拔和管理相關的職能或職位。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铨管”由“铨”和“管”組成:


二、詳細釋義

  1. 職能層面
    指權力機關對人才的考核、監察和管理職能。例如《晉書·阮放傳》提到:“遷吏部郎,在铨管之任,甚其稱績”,說明吏部官員通過“铨管”職能有效管理人才。

  2. 職位層面
    可代指負責選拔人才的官職。如宋代歐陽修在書信中寫道:“朝旨俾留,遂領铨筦”,表明其擔任了相關職位。


三、曆史用例


四、總結

“铨管”一詞多用于古代文獻,既指人才管理的職能,也指具體職位,常見于吏部或類似機構的描述。現代漢語中已較少使用,但在研究古代官制時仍有參考價值。

别人正在浏覽...

八及悲不自勝并稱薄食不段逋薮曹刿論戰巢林一枝歠醨崔隤大名難居倒閣佃租頂號爾日惡語相加梵皇飛樓封樁庫分析趺足龜甲香還至寒風汗流接踵好仇洪隧劃線劍槊肩章腳給劫擊潔慎局鎮拷綢孔碩連堤戀戀不舍另日眊燥駡陣門才腼面母舌怒火沖天偏言蛩語阙謬三愆閃然山雉生憂涉人識度蚊煙五承五樓無紮墊險盭獬豸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