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潔婦的意思、潔婦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潔婦的解釋

舊指貞潔的婦女。 漢 劉向 《列女傳·魯秋潔婦》:“潔婦者, 魯 秋胡子 妻也。” 晉 傅玄 《秋胡行》:“皎皎潔婦姿,冷冷守空房。” 唐 喬知之 《定情篇》:“潔婦懷明義,從汎 河 之津。”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潔婦”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指品德清白、堅守貞節的婦女。這一稱謂在古代社會文化中承載着特定的道德期許,主要包含以下層面:

  1. 基本釋義:品德高潔的婦女

    • “潔”在此處取其本義“清白、純淨、無污點”,引申為道德上的高尚與無瑕疵。
    • “婦”指已婚女子。
    • 因此,“潔婦”最基礎的含義是指品德清白、行為端正、無不良記錄的已婚女性。這可以體現在對家庭的責任、對丈夫的忠誠、對長輩的孝順以及對鄰裡的和睦等日常行為規範上。來源:《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對“潔”與“婦”的釋義及古語用例分析。
  2. 深層内涵:特指堅守貞節的婦女

    • 在傳統禮教(尤其是宋明理學強化後)的語境下,“潔婦”常特指在婚姻關系内外都嚴守貞操觀念的女性。這尤其強調在丈夫去世後或面對外界誘惑時,能矢志不渝,不改嫁或不做有損“名節”之事。
    • 這種用法将女性的“貞節”視為其道德“潔淨”的最高體現和核心标準。例如,史書或地方志中記載的“節婦”、“烈女”事迹,常被贊譽為“潔婦”。來源:古代女教典籍如班昭《女誡》中關于“婦德”、“專心正色”的論述;曆代《列女傳》(如劉向《列女傳》、範晔《後漢書·列女傳》)中對貞烈女性的記載與評價。
  3. 曆史語境與文化意義

    • “潔婦”概念的産生和強化,根植于中國古代以男性為中心的宗法社會結構和倫理體系。它既是社會對女性角色的規範,也反映了特定曆史時期對女性價值的評判标準(往往将女性的價值與其貞操緊密綁定)。
    • 這一稱謂常出現在表彰女性德行、尤其是貞節的官方文書(如旌表)、地方志、文人筆記或文學作品中,帶有濃厚的道德褒揚色彩。來源:曆史學者對中國古代婦女史、貞節觀演變的研究,如高世瑜《中國古代婦女生活》、陳東原《中國婦女生活史》等著作中關于貞節觀念制度化過程的論述。

“潔婦”是一個具有特定曆史文化内涵的古語詞。其核心意義是指品德清白、行為端正的已婚女性,尤其在傳統禮教背景下,常特指那些恪守貞節觀念、在婚姻内外都保持“清白”聲譽的婦女。這一概念反映了古代社會對女性角色的道德期許和評價标準,是研究中國古代社會性别觀念和倫理文化的重要詞彙。

網絡擴展解釋

“潔婦”是一個漢語成語,主要用于形容女性貞潔、品德高尚的特質。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潔婦”由“潔”(純潔)和“婦”(婦女)組成,字面意為“貞潔的婦女”,引申為形容女性堅守節操、心靈純潔的品德。

二、曆史出處與文學引用

  1. 傳統典籍
    最早見于漢代劉向《列女傳·魯秋潔婦》:“潔婦者,魯秋胡子妻也。”,講述春秋時期魯國秋胡妻拒絕誘惑、堅守貞潔的故事。
  2. 詩詞運用
    晉代傅玄《秋胡行》中“皎皎潔婦姿,冷冷守空房”,唐代喬知之《定情篇》亦有“潔婦懷明義”之句,均以“潔婦”贊頌女性高尚節操。

三、用法與語境

四、近義詞與反義詞

五、文化背景

該詞反映了古代社會對女性貞潔的重視,常與“三從四德”等傳統倫理關聯。需注意其曆史局限性,現代使用時應避免強化性别刻闆印象。

如需進一步了解相關典故或文學作品中的具體用例,可參考《列女傳》及漢晉詩詞集。

别人正在浏覽...

邦貫兵員波隴財紅猖勃城門樓寵錫蟲子出按傳人彈劍作歌诋冒東坡紙多攢乏匮伐山富治耕耘怪不着光應顧畏愰惚潢井毀熸魂幡僭迹津際糾譑揪挦看客雷丸涼飙魯經鑼鼓喧天碼碯棉毛衫密約偷期盼望配電盤嘌呤屏攝鎗旗騎馬布苘麻宂沓濡忍失養雙柱鼠豺水濆輸力訟魁檀香天淵鐵甲金戈亭竈突飛外動詞外委霞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