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個勁地用筆寫字。《警世通言·李谪仙醉草吓蠻書》:“ 李白 左手将鬚一拂,右手舉起 中山 兔穎,向五花牋上,手不停揮。” 清 李漁 《憐香伴·僦居》:“孩兒,你終日吟詩作賦,手不停揮,雖不是内家本等,但你性之所好,我也不好阻當。”
“手不停揮”是一個漢語成語,以下從多個角度進行詳細解釋:
1. 基本釋義
指手不停頓地揮寫,形容寫作或書寫動作快速且持續不斷的狀态。該成語強調創作或書寫時的專注與高效,常見于文學作品中描述人物奮筆疾書的場景。
2. 出處與典故
最早出自明代馮夢龍的《警世通言》卷九,描述了李白醉酒後為唐玄宗草拟回信的情節:“李白左手将須一拂,右手舉起中山兔穎,向五花箋上,手不停揮,須臾,草就吓蠻書。” 這一典故生動體現了成語的意境。
3. 用法與結構
4. 例句與引用
5. 相關補充
如需進一步了解成語的詳細出處或不同語境中的用法,可參考《警世通言》原文或近現代文學作品中的引例。
手不停揮是一個成語,意思是手勢不停地揮動,形容做事情非常忙碌或者說一個人非常忙碌。
拆分部首和筆畫:
手 (扌) - 3畫
不 (一) - 4畫
停 (亻、亠) - 11畫
揮 (手、扌) - 12畫
來源和繁體:
手不停揮的成語來源于中國古代的戲曲劇目《聚寶盆》。繁體字為「手不停揮」。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中,「揮」字寫作「揮」,由手邊有一斜撇,表示手掌甩舞的樣子。
例句:
小明為了完成作業,手不停揮地寫了一整晚。
組詞:
手舞足揮、揮灑自如、揮筆如飛、揮金如土
近義詞:
手舞足蹈、勞碌
反義詞:
悠閑、懶散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