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録音機的意思、録音機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録音機的解釋

(1).把聲音記錄下來以便重放的機器。應用最廣的是磁帶錄音機。 陳原 《社會語言學》2.5:“在留聲機和錄音機發明以前,能使人的講話傳到遠方去和不受時間限制傳到若幹年後,就靠着文字。” 劉心武 《鐘鼓樓》第三章十一:“這就難怪她同 薛紀躍 去買錄音機時,甯願牌子軟一點,也非要四喇叭的不可了。”

(2).比喻人雲亦雲、缺乏獨立思考的人。 巴金 《探索集·灌輸和宣傳》:“要是大家都成了錄音機,我們就用不着進行複雜的思維活動,腦子也成了多馀的了。”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錄音機是現代漢語中表示特定電子設備的複合名詞,其釋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一、詞義分解

  1. “錄”

    本義為記載、抄寫(《說文解字》:錄,刻木錄錄也),引申為“記錄、儲存”。在科技語境中特指通過技術手段保存信息的過程。

  2. “音”

    指聲音、聲響(《爾雅·釋樂》:音,聲也),此處具體指可被采集的音頻信號。

  3. “機”

    原指機械裝置(《說文解字》:機,主發謂之機),現代漢語中擴展為“具有特定功能的電子設備”。

二、完整定義

錄音機指通過電磁、光電或數字技術,将聲音信號轉化為物理介質(如磁帶、光盤)或數字文件進行存儲,并支持回放功能的電子設備。其核心功能包含:

三、技術演進

  1. 磁帶錄音機(20世紀主流)

    利用磁化原理在磁帶上保存音頻,需配套錄音帶介質,常見于教育、家庭娛樂場景。

  2. 數字錄音設備(當代形态)

    包括固态存儲錄音筆、手機錄音軟件等,通過數字編碼(如MP3、WAV格式)存儲音頻,具有高便攜性與可編輯性。

四、社會文化意義

錄音技術使聲音的時空傳遞成為可能,推動了音樂傳播、司法取證、語言學習等領域的變革。早期盒式磁帶錄音機(如80年代“燕舞牌”)更成為改革開放初期中國家庭文化生活的标志性符號。


參考資料

  1.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商務印書館,2016. (定義框架)
  2. 王力. 《古代漢語字典》. 中華書局,2000. (單字溯源)
  3. 中國科學技術協會. 《中國大百科全書·電子工程卷》. 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9. (技術原理)
  4. 國家博物館. 《改革開放四十年物質文化史》. 文物出版社,2018. (社會文化意義)

注:因詞典類釋義需嚴格依據權威工具書,此處未提供網頁鍊接。建議讀者查閱紙質版《現代漢語詞典》或《辭海》獲取标準釋義,相關技術演進内容參考國家級出版社專業著作。

網絡擴展解釋

“録音機”是“錄音機”的繁體寫法,指一種記錄和回放聲音的設備。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基本定義
    錄音機是一種通過電聲轉換技術記錄聲音的機械裝置,主要由傳聲器(麥克風)、放大器和記錄器三部分組成。其原理是将聲波振動轉換為電磁信號,存儲于磁帶等介質中,并可逆向轉換回聲音播放。

  2. 結構與功能

    • 傳聲器:将聲音轉換為電信號;
    • 放大器:增強電信號強度;
    • 記錄器:将信號存儲于磁帶(傳統錄音機)或數字存儲介質(現代設備)。
      工作流程為:聲音→電信號→存儲→回放時逆向轉換。
  3. 延伸比喻義
    在特定語境中,“錄音機”可比喻缺乏獨立思考、重複他人言論的人,例如:“他像個錄音機,隻會複述别人的觀點。”

注:現代錄音設備已發展出數字化形态(如手機錄音功能),但傳統磁帶式錄音機在20世紀廣泛應用,現多作為懷舊文化符號存在。

别人正在浏覽...

蔔相超卓宸文倒抽了一口氣道論道頭盜資燈炬頂老頓軍法郎吉反響奉元分鞋破鏡趕羊更闌人靜寡和官征呵癢黃槁呼紅喝緑胡哨舊典計最流貤漫剝門夫謬容謀夫乃心王室撚土焚香逆擊炮車雲俏語傾動青門瓜情知鵲醆曲私柔澤騷攪傷今神婆沈深矢盡兵窮摅詞庶玉素丞相提領鳀譯頭到頹惰玩意兒五大洋五古向壁虛構香麞顯謀跣揖匣子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