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把聲音記錄下來以便重放的機器。應用最廣的是磁帶錄音機。 陳原 《社會語言學》2.5:“在留聲機和錄音機發明以前,能使人的講話傳到遠方去和不受時間限制傳到若幹年後,就靠着文字。” 劉心武 《鐘鼓樓》第三章十一:“這就難怪她同 薛紀躍 去買錄音機時,甯願牌子軟一點,也非要四喇叭的不可了。”
(2).比喻人雲亦雲、缺乏獨立思考的人。 巴金 《探索集·灌輸和宣傳》:“要是大家都成了錄音機,我們就用不着進行複雜的思維活動,腦子也成了多馀的了。”
“録音機”是“錄音機”的繁體寫法,指一種記錄和回放聲音的設備。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定義
錄音機是一種通過電聲轉換技術記錄聲音的機械裝置,主要由傳聲器(麥克風)、放大器和記錄器三部分組成。其原理是将聲波振動轉換為電磁信號,存儲于磁帶等介質中,并可逆向轉換回聲音播放。
結構與功能
延伸比喻義
在特定語境中,“錄音機”可比喻缺乏獨立思考、重複他人言論的人,例如:“他像個錄音機,隻會複述别人的觀點。”
注:現代錄音設備已發展出數字化形态(如手機錄音功能),但傳統磁帶式錄音機在20世紀廣泛應用,現多作為懷舊文化符號存在。
録音機,日語中的漢字詞彙,意思是錄音機,指的是能夠記錄聲音并進行回放的設備。
録音機的拆分部首是金(钅),其中“金”是有關財富的意思,而钅表示金屬。整個詞彙共有20畫。
録音機一詞的來源是從英語“recording machine”翻譯而來,表明了當時對于這個新興設備的描述和命名。在繁體中文中,可以寫作“錄音機”。
在古代漢字中,沒有直接對應“録音機”這個詞的寫法。然而,如果要描述錄音的概念,可以使用“錄聲之器”等詞彙來表達。
1. 我們用録音機記錄了演講的全部内容。
2. 我的録音機壞了,無法播放。
1. 録音師(錄音員)
2. 録音棚(錄音室)
3. 録音文件(錄音文件)
錄音設備、錄音裝置
放音機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