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乳鉢的意思、乳鉢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乳鉢的解釋

亦作“ 乳缽 ”。研細藥物的器具,形如臼而小。 宋 洪邁 《容齋四筆·雷公炮炙論》:“癥塊者,以硵砂、硝石二味,乳鉢中研作粉,同煅了,酒服,神效。” 宋 朱熹 《乳餅詩》:“清朝薦疎盤,乳缽有真味。”《西遊記》第六九回:“醫官聽命,即将八百八味,每味三斤……并乳鉢、乳槌之類都送至館中。”《紅樓夢》第二八回:“我沒法兒,把兩枝珠花兒現拆了給他,還要了一塊三尺上用大紅紗去,乳鉢乳了隔面子呢。”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乳缽(rǔ bō)是傳統器具中用于研磨或搗碎物料的工具,多由陶瓷、玻璃或石材制成,形似淺碗,常配以杵棒配合使用。其名稱中“乳”字源于研磨後物質細膩如乳液的形态特征,“缽”則指盛裝物料的容器。這一工具在中醫藥制備、化學實驗及食品加工領域均有應用,需通過物理摩擦實現物質的粉碎與混合。

根據《現代漢語詞典》定義,乳缽是“研藥用具,形如碗而底厚,配有杵,用于搗碎藥材”。在傳統制藥工藝中,乳缽研磨可保留藥材活性成分,《中國藥典》記載該工具適用于需低溫處理的藥材加工。國家博物館館藏清代青花研缽證實了該器具在中藥炮制中的曆史傳承,其釉面特性可避免藥材與器皿發生化學反應。

使用規範要求不同材質乳缽適配特定物料:陶瓷缽適合普通藥材,瑪瑙缽用于貴細藥材防污染,玻璃缽則多用于化學實驗室。現代制藥企業仍沿用乳缽原理開發出符合GMP标準的電動研磨設備,印證了傳統器具在現代工業中的技術延伸。

網絡擴展解釋

“乳鉢”(中文常稱“研缽”或“乳缽”)是一種用于研磨、搗碎或混合物質的工具,常見于實驗室、藥房、廚房等領域。以下是詳細解釋:


1.定義與結構


2.用途


3.詞源與命名


4.使用注意事項


5.文化意義

若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材質對比或曆史演變,可參考藥學或化學實驗器具相關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按臨璈管百達柱不顧不識擡舉參五叉燒肉騁教翠毛逗哏範镕反咬鳳鸾鳳頭冠富裕更踐拱己佝愗棺木含垢匿瑕好乾好羞還禮誨示火角護疼糨糊轎簾矯廉郊逆畿輔繼絕扶傾錦套兒居家款密懶怠瀾汍料桶绫羅靈響鹵奪噴蛆洽比請告求生商暮繩約收刀檢卦所子投兵抟國外兵外差委誠文榜緼縷卧榻無可置疑五一六通知香隂新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