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煮鹽所用的盛具。 阿英 《鹽鄉雜信》六:“燒鹽時所用的工具,大抵是……‘料桶’,‘調灰抄’、‘撒灰爬’等。”
“料桶”是一個漢語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根據阿英《鹽鄉雜信》的記載,料桶常與“調灰抄”“撒灰爬”等工具配合使用,用于燒鹽過程中的材料盛放或處理。
如需進一步了解制鹽工具或工藝,可參考《鹽鄉雜信》等文獻資料。
《料桶》是一個中文詞彙,用來形容儲存材料的容器。
料桶的部首是木(木頭),總共有8個筆畫。
料桶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古代用木材制作各種容器來儲存食物、飼料等物品。隨着時間的推移,這些容器逐漸演變為現代的“料桶”。
在繁體中文中,料桶的寫法是「料桶」。
在古代,料桶的寫法與現代寫法相似,仍然是用字“料”和“桶”組合而成。
1. 工人們将谷物裝進料桶裡保存。
2. 這個料桶太大了,不方便搬運。
1. 材料(cái liào)- 指用于制造或加工的物質。
2. 桶裝(tǒng zhuāng)- 指裝在桶裡的液體或散裝物品。
容器、儲物桶、儲物箱
取出、倒出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