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eterodyne] 把一個無線電頻率同另一不同的頻率合在一起以便産生差拍
一個低頻信號(一般約100千赫)隨後被倍頻和外差以産生所需的載波頻率
“外差”是一個多領域術語,其核心含義與無線電技術相關,但在不同語境中可能存在細微差異。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基本定義
外差(heterodyne)指将兩個不同頻率的無線電信號混合,通過非線性作用産生新的頻率(通常為兩頻率的和或差)。例如,若輸入信號頻率為$f_1$,本振信號為$f_2$,則混合後會産生$f_1+f_2$和$|f_1-f2|$的新頻率。
公式表示為:
$$
f{text{新}} = f_1 pm f_2
$$
技術原理與應用
其他語境中的含義
部分詞典提到“外差”作為漢語詞彙的字面解釋,即“外出差遣”,但此用法在現代技術文獻中極少出現,需結合上下文判斷。
發展演變
外差技術于1901年提出,後被超外差(本振頻率高于信號頻率)和超内差(本振頻率低于信號頻率)取代,成為現代通信系統的核心技術之一。
提示:若需了解具體電路設計或曆史背景,可參考電子工程類文獻或高頻電路教材。
外差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外和差兩個部分組成。
外,筆畫數為五畫,部首是目(mù),意思是指在表面之外或在某個範圍之外。
差,筆畫數為己畫,部首是工(gōng),意思是指差别、區别或者指示不同的狀态。
“外差”的意思是指某個事物和表面或者某個範圍的不同之處。
這個詞的來源和拼音讀音與現代漢字的拆分有關。根據曆史文獻記載,在古代的漢字拆分中,外差字的寫法不同于現代簡化字,而是以繁體形式寫成。在繁體字中,“外”字的寫法是「外」,而“差”字的寫法是「差」。
在古代的漢字書寫中,外字還有其他寫法,例如:「乤」、「廵」、「邵」等。而差字則有「差」、「叉」、「分」等不同的寫法。
以下是一些使用“外差”這個詞的例句:
1. 他們的意見存在一些外差。
2. 我們需要進一步研究這個問題,找出其中的外差。
3. 這兩幅畫的外差僅細微,但卻能産生不同的視覺效果。
組詞:内外、内有差異
近義詞:差異、不同
反義詞:相同、相似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