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誨示的意思、誨示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誨示的解釋

(1).教導曉示。《後漢書·隗嚣傳》:“ 嚣 乃移書於 向 ,喻以天命,反覆誨示,終不從。”《三國志·魏志·王淩傳》“ 淩 至 項 ,飲藥死” 裴松之 注引 三國 魏 魚豢 《魏略》:“奉被露布赦書,又得二十三日況,累紙誨示,聞命驚愕,五内失守,不知何地可以自處?”《詩·周南·<關雎>序》“風,風也,教也” 唐 孔穎達 疏:“風訓諷也,教也。諷謂微加曉告,教謂殷勤誨示。”

(2).常用以敬稱對方的書信。 宋 王安石 《答許朝議書》:“連得誨示,豈勝感慰。”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誨示”是漢語中一個具有明确教育指向的複合詞,其核心含義可從字形與詞源角度解析。《漢語大詞典》收錄該詞為動詞,釋義為“通過教導使人明白道理或指示方向”,其中“誨”字本義為“用言語引導”(《說文解字》注),強調口傳心授的過程;“示”則源自甲骨文祭祀符號,引申為展示、啟示,二者結合形成“以言傳道,以身示範”的複合語義。

從語用學角度看,《現代漢語規範詞典》特别指出該詞多用于書面語境,常見于宗教經典解讀(如佛教典籍中“誨示衆生”)或學術傳承場景(如師長誨示治學方法)。其近義詞“教誨”側重知識傳授,“啟示”偏重頓悟啟發,而“誨示”則兼具系統性教導與啟發性指引的雙重特征。

網絡擴展解釋

“誨示”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詳細解釋:

  1. 教導曉示
    指通過言語或文字進行教導、啟發,常用于正式或莊重的語境。例如《後漢書·隗嚣傳》中“反覆誨示,終不從”,以及《論語·述而》提到的“誨人不倦”,均體現這一含義。現代用法中,可引申為對他人的指導或勸誡。

  2. 敬稱對方的書信
    古代書信往來中,“誨示”被用作對他人來信的尊稱,表達對對方教誨的尊重。如《三國志·魏志·王淩傳》注引《魏略》中“累紙誨示”,即指多次收到對方的書信。

讀音與注音:拼音為“huì shì”,注音為“ㄏㄨㄟˋ ㄕˋ”。
詞源:核心字“誨”本義為教導(如“誨人不倦”),後衍生出書信敬稱的用法。

若需進一步了解古籍原文或組詞示例,可參考《後漢書》《論語》等文獻或詞典網等工具。

别人正在浏覽...

白鬼抱法處勢寶器暴卒不根之談采蓮隊楚醪榱崩棟折大蠶倒把蹈矩循規德人地動樊棘逢會府元高業共生過犯耗費豪市好戰灰敗漸淤解散帻進場津滴經術急拍繁弦九龍池墾鑿攔關蘭澤老物六代俪影陸家老屋悶氣免放泥滑女和尚咆勃鉗髠慊恨青翦阮宗三複斯言三家村三厭審顧神話肆欲桃萊難悟讨閱妥安外子無一可顯表習故安常釁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