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告示、布告之類。《元典章·戶部六·行用寶鈔不得私準折》:“已移咨 江 淮 行省,多出文榜,嚴行禁治。”
“文榜”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結合曆史文獻及權威資料綜合解釋如下:
“文榜”指告示、布告類文書,主要用于古代官方或公共場合張貼的公告,内容通常涉及政令、禁令或重要通知。例如《元典章》中記載:“多出文榜,嚴行禁治”,即通過張貼文榜來推行政策。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代文書的分類或具體案例,可參考《元典章》等曆史文獻。
《文榜》指的是一種記錄學業成績或者文化水平的榜單。在古代的社會中,科舉制度非常重要,參加考試的人會根據成績在榜上排名,以顯示自己的學識和能力。
《文榜》這個詞可以拆分成兩個部分:「文」和「榜」。
「文」是一個字,它的部首是「文」,總共有4筆。
「榜」是一個字,它的部首是「木」,總共有14筆。
《文榜》一詞來源于古代的科舉考試制度,被用來記錄和公示考試成績。在繁體字中,「榜」字的表示形式為「檔」。
根據古代漢字的寫法,「文榜」一詞可以以篆書字體來表示,篆書是古代印章上所刻的字。不同于現代的簡化字,篆書的字形更為繁複。
1. 科舉考試的成績将被公布在文榜上,供人參考。
2. 他努力學習,希望能夠在文榜上取得好成績。
1. 創榜:指建立榜單。
2. 冠榜:指在榜單上名列前茅。
3. 狀元榜:指記錄狀元名單的榜單。
1. 學業排名榜
2. 考試成績榜
3. 學術水平榜
1. 考試黑名單
2. 辍學名單
3. 學業不佳榜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