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軟棗的意思、軟棗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軟棗的解釋

[date-plum persimmon] 黑棗

詳細解釋

(1).柿的一種。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果二·柹》﹝集解﹞引 蘇頌 曰:“又有一種小柹,謂之軟棗,俗呼為牛嬭柹。” 清 潘榮陛 《帝京歲時紀勝·七月·時品》:“其羊棗黑色,俗呼為軟棗,即丁香柿也。”

(2).棗的一種。 清 高士奇 《天祿識馀·檽棗》:“軟棗, 瀋陽 所産,味甘而軟,去皮蜜餞,充貢,非丁香柿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軟棗,在漢語中通常指以下兩種含義,需根據具體語境區分:

一、指黑棗(君遷子)

1. 詞典釋義

《現代漢語詞典》将“軟棗”列為“黑棗”的俗稱,指柿科柿屬落葉喬木君遷子(Diospyros lotus L.)的果實。其果實成熟後呈藍黑色,肉質軟糯甘甜,曬幹後常作幹果食用,故民間稱“軟棗”。

2. 植物特征

3. 别名與文化

古稱“梬棗”(《本草綱目》),《爾雅》載“梬,軟棗”,李時珍釋其“似柿而小,熟則紫黑”。部分地區亦稱“牛奶柿”“丁香柿”,反映其形态與柿的關聯性。


二、指小型柿果

1. 方言指代

在北方部分地區(如河北、山東),“軟棗”亦指自然脫澀的小型柿果(Diospyros kaki 變種),尤指果肉軟糯、無需人工脫澀即可食用的品種,如“磨盤柿”幼果。

2. 食用特點

此類果實含單甯較低,成熟後可直接食用,口感綿軟香甜,區别于需人工脫澀的澀柿品種。


權威參考文獻

  1.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 商務印書館
  2. 《中國植物志》 - 中國科學院中國植物志編輯委員會
  3. 《本草綱目》(明·李時珍) - 金陵刻本
  4. 《爾雅》 - 中國古代辭書文獻

(注:因古籍及專業工具書無直接可引用的線上鍊接,來源标注以權威出版物名稱及學術機構為準。)

網絡擴展解釋

“軟棗”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詞彙,具體解釋需結合植物學、地域文化及傳統用法綜合理解:

一、植物學定義

  1. 學名與分類
    軟棗學名君遷子(Diospyros lotus),别名黑棗、野柿子,屬于柿樹科柿屬植物,與柿樹同科,而非棗類(棗為鼠李科植物)。其果實成熟後呈紫黑色,口感甘甜綿軟,常用于嫁接柿樹(如燈籠柿)以提高産量。

  2. 形态特征
    果實大小類似毛栗子,果皮光滑易剝,果肉綠色,初嘗青澀,經晾曬後轉為甘甜。

二、名稱與地域文化

  1. 别稱與混淆
    在民間常被誤稱為“棗”,實為柿科植物。部分地區(如沈陽)也将味甘軟的棗類稱為軟棗,但此說法較少見,且需與君遷子區分。

  2. 文學與曆史記載
    明代詩詞中多次提及軟棗,如“場中刈新谷,屋後曬軟棗”“軟棗必須親手摘”等,反映其作為農作物的曆史淵源。

三、用途與價值

  1. 食用與加工
    果實可生食,也可釀酒、制醋或蜜餞。遼甯丹東等地為國内主要産地。

  2. 藥用功效
    中醫認為軟棗性涼,可清熱通淋、除煩止渴,常用于緩解熱病津傷、便秘等問題。現代研究顯示其富含果膠,有助于調節腸道菌群。

四、總結

軟棗的核心定義應為柿科植物君遷子,兼具食用與藥用價值。需注意地域文化中對“軟棗”的不同指代,避免與普通棗類混淆。如需進一步了解其植物特性或藥用方法,可參考權威文獻或地方志記載。

别人正在浏覽...

拔滞編碼編撰不對頭不攜寵擢捶琢純服道乏地耳東薔枋箄俸請高架橋哽塞供吐孤梗顧身紅海懷鄉花腮劍舞劫初鈴急忙靜者踞傲連三接四龍雷龍門刨螺亭毛難族馬中關五乃至南軍逆覩逆天暴物傩禮排方畔牢愁平民文學清灰冷竈傾崎曲阻乳腺炎三結合上半年雙邊霜采叔妹邃曉灘潬亭長銅刻投供徒何微誠無歲小打扮兒肖像畫